央廣網重慶4月7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重慶市疫情醫療廢物和廢水收集處置率達100%,全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環保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在醫療廢物處置方面,重慶市實行疫情醫療廢物專車、專人運送,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和市、區縣、處置單位三級應急體系,及時啟用永川、璧山、長壽等3個危險廢物焚燒設施應急處置,確保醫療廢物“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置”,疫情醫療廢物“日產日清”。同時,全方位強化日常監管,累計出動8150人次,現場檢查醫療機構、處置單位1555家次。

  截至4月2日,全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111噸/日,15家處置單位共服務了200家醫療機構和144個集中隔離點的疫情醫療廢物收集處置,累計處置醫療廢物4270.08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574.63噸,占13.5%),日均運行負荷52%,做到了醫療機構、集中隔離點及設施環境監管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覆蓋。

  在醫療廢水處置方面,市生態環境局持續開展醫療機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現場排查檢查。截至4月2日,全市生態環境部門累計出動8150人次,共巡查集中式(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848次,監測水質312次,未發現水質異常情況,現場檢查醫療機構1555家次、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246家次,實現了全市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水100%收集處理。

  據悉,一季度,重慶全市共批復建設項目環評605個、涉及總投資約398億元,其中實施告知承諾制79個、涉及總投資約62億元。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3類項目環評申報24項,其中免于辦理環評7項、先開工后補辦3項、專人指導登記14項,持續做好渝昆高鐵、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制定落實40余條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具體措施,市12369環保舉報熱線”開通專門渠道為企業答疑解惑,優化建筑施工夜間作業監管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