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2月21日消息(記者陳慶濱)在2月21日天津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朱玉兵介紹,目前,天津港保稅區共有“四上”企業1840家(規模以上工業、有資質的建筑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交通運輸業)、房地產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5家。實際在區內經營的“四上”企業987家,已復工的“四上”企業576家,占58.3%。復工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3家,復工比例為73.6%,規上復工工業企業產值占2019年工業產值的90%。全力保障“四上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早日實現復工復產,可以確保防控疫情與經濟發展“兩不誤”,爭取實現2020年經濟發展由“開門紅”轉為“開春紅”。
地方金融企業具備在線辦公條件的,鼓勵居家辦公,截至2月20日24時,保稅區已經在線開工的金融企業為141家。其中,融資租賃86家,商業保理44家,融資擔保4家,小額貸款7家。金融企業的復工,將有助于解決實體經濟面臨的融資難題。
截至2月20日24時,保稅區已復工復產的企業為948家。其中,71家為春節期間持續生產的企業,371家為新備案復工的企業,506家為網上辦公和彈性辦公企業。在已復工的企業中,九類企業214家,與九類相關聯的企業72家。已復工的企業在崗職工為46710人,其中天津職工35931人,外地職工(含從外地返津及未離津)10779人。目前已復工的企業主要是疫情防控、醫用物資、能源供應、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生產、保障城市運行、重大工程等國家和市里的重點企業,這些企業的復工,既對疫情防控增加了物資儲備,也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
作為經濟功能區,保稅區內實體經濟企業數量大,企業求生存就要開工生產,要趕訂單、趕進度,復工愿望非常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保稅區管委會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想方設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幫助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盡快有序復工復產。
一、制定出臺了《企業開工導則》,明確復工各項條件,讓企業復工“有章可循”。
二、廣泛宣傳政策,加強聯系溝通,及時了解掌握擬復工企業的防疫準備、員工信息、復工時間等具體情況,指導企業逐個擬定復工方案。
三、對擬復工企業的復工準備情況進行認真核查,對符合開工條件的立即備案,對不符合要求的,指導企業進行完善,符合要求后再報。
四、督促企業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對復工“人員排查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安全生產到位”進行承諾,員工也要對未到過重疫區、未與確診或疑似病例接觸,沒有發燒、咳嗽等癥狀承諾,杜絕準備不足倉促開工。
五、加強復工企業監管,對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要求整改。
同時,保稅區管委會出臺了《天津港保稅區關于支持企業控疫情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在企業復工復產、穩定用工需求、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財政支持、強化信貸支持、優化企業服務等六個方面,全力支持區內企業抵抗疫情影響,共渡難關,政企合力打好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