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2月2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2月21日上午9時,天津大港海事局通過視頻會議方式,組織專家及代表網上遠程審查施工作業通航安全保障方案,這也是天津轄區首次開展通航安全方案遠程評審。

  大港港區建材碼頭是大港港區唯一實現口岸開放的散雜貨碼頭,隨著船舶大型化趨勢,碼頭等級已不能滿足運營需求,急需升級改造。同時該泊位服務于天津某科技公司出口需求,該公司產品全部使用船舶運輸出口。工程如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期施工,將嚴重影響港區外貿貨物出運,公司外貿訂單也將存在重大違約風險。針對港區發展迫切需求,大港海事局急企業之所急,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指導施工單位修改完善通航安全保障方案。

  大港海事局創新工作方式,把專家技術評審現場集中會改為網上遠程技術評審,組織引航、航海、海事等方面的5名專家及10余名單位代表,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從安全施工、船舶交通組織、應急保障等多個角度科學審查施工作業通航安全保障方案針對性、合理性,集體審議通過了《天津港大港港區建材碼頭升級改造工程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專家技術評審意見。保障方案順利通過專家技術評審后,工程施工作業負責人謝經理連連感嘆:“原本預留了半個月時間通過評審,現在只用了兩天!太出乎我們意料了,項目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真幫了我們大忙了。”

  疫情來臨,交通運輸領域工程受到較大沖擊,大港港區中石化LNG二期工程、渤化液體化工碼頭工程等大批國家、天津市重點工程項目進度受到影響。大港海事局局長祝劍介紹說,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港海事局嚴格落實行政審批、重點物資運輸、港口重點工程開工建設等方面便利措施及海事保障,開通重點貨物運輸綠色通道,防控期間所有手續全部“網上不見面開展”,每個重點工程均指定專人“定制式”服務指導,進一步壓縮業務辦理時限,全力保障企業復產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