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5月8日消息(記者堯遙 傅蕾)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端地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日前在長沙建成投產。據初步估算,該基地建成投產將帶來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新增年產值50億元以上。
占地面積1000畝的基地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投資50億元建設,形成以鉆爆法隧道施工高端智能裝備、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和盾構再制造裝備為主,集研發、制造、服務、再制造于一體的高端地下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目前已建成高端現代化廠房、高架立體倉庫、研發設計樓和配套大型數控設備、智能化檢測裝備、關鍵核心部件加工裝備、先進高效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工作站及智能物流系統等生產設施。在基地建設中,通過進行關鍵部件制造過程自動化和智能物流攻關,攻克了國內重工行業離散型制造自動化瓶頸。
在園區現場,擁有“三頭六臂”的智能型鑿巖臺車和混凝土噴射臺車、多功能作業臺車等鉆爆法隧道施工裝備正在有序生產;被譽為“地下航空母艦”的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有5臺產品在同時進行裝配,其中1臺將參與土耳其伊斯塔布爾地鐵建設的盾構機進入驗收階段,這是我國首臺“自駕出海”到歐洲的國產品牌盾構機。
過去5年,我國鐵路、公路、地鐵、水利等行業的隧道開挖里程每年均在5000公里以上,地下工程裝備既是地下空間開發的主要推手,也是工程建設的主要瓶頸。鐵建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介紹,與地面工程機械比,地下工程裝備技術難度更大,需要依托豐富的地下工程技術和施工經驗,在準確獲得目標工程設計圖紙和地質、水文等勘探數據后,才能進行個性化、定制化研發設計和制造。
劉飛香表示,目前我國90%以上的隧道施工仍然采用傳統人工鉆爆法,此種方式施工速度較慢,安全系數不高,容易造成環境污染。“隨著基地建成投產,鐵建重工開始探索采用虛擬設計、仿真、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讓每一臺裝備都具有機器人特征,打造出隧道施工裝備智能機群系統,最終實現隧道內黑燈、無人數字化作業。”
此外,該基地針對再制造產品評估、無損拆解、綠色清洗、高效成型、應用監測等關鍵工藝也正積極開展技術研究和設備投入,建成國內規模最大、技術實力領先、制造過程綠色化率最高的盾構再制造產業基地,2019年底將形成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再制造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