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9月10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周燕軍)天津檢驗檢疫局全面啟動檢驗檢疫全程無紙化試點工作,利用中國電子檢驗檢疫主干系統、全國檢驗檢疫無紙化系統、無紙化輔助系統和現場查驗智能監管系統,開展包括無紙化申報、現場查驗等檢驗檢疫全流程各環節的無紙化試點。充分運用“互聯網+檢驗檢疫”,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讓口岸通關便利化再升級,真正實現了服務企業從“面對面”到“鍵對鍵”的轉變。
通過無紙化申報,企業改變了此前到檢驗檢疫窗口辦理報檢業務的傳統模式,省去了打印、遞送等多個環節,變人工跑腿為信息跑路。經測算,每批可為企業節省耗材、人工、交通、物流倉儲各類成本約200元。除此之外,無紙化申報還為企業壓縮大量的通關時間,檢驗檢疫部門通過電子審核,如有錯誤,第一時間發送預警信息至企業客戶端,企業可即時更正,通過“鍵盤對鍵盤的方式”快速完成報檢。經天津空港檢驗檢疫局測算,6月1日至8月31日,共為56家無紙化備案企業節省通關時間約2.4萬個小時。
隨著放行信息化、報檢無紙化的逐步實現,全程無紙化的關鍵環節——現場查驗智能監管系統也于2017年8月試點應用。查驗人員使用平板電腦,在查驗現場無線連接主干系統接收布控指令和施檢要求,核驗隨附單證,查驗完成后在平板電腦上登記查驗結果并回傳至ECIQ主干系統。同時,通過移動平板電腦及時上傳查驗結果,也使得查驗過程、結果評定更規范,權責更清晰明確。
從2007年實現報檢無紙化開始,港區閘口電子放行無紙化、通關單聯網核查無紙化逐步實現,至2017年現場查驗智能監管系統的推行,完全實現了檢驗檢疫全程無紙化,進一步簡化了進出口手續,提高了天津口岸的通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