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8月7日消息(記者賈立梁)由天津市群眾藝術館、河東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化中心、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河北省群眾藝術館、天津市非遺保護協會共同主辦的京津冀家庭戲曲、曲藝大賽日前正式開賽。
本次大賽是天津市第九屆暨河東區第十一屆家庭文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天津賽區初賽于8月6日、7日在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宮大劇場舉行。自活動啟動至今,天津賽區已有七十余名選手報名參賽,其中最小的只有5歲,最大的年近七旬。曲種涵蓋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單弦、快板書、天津快板、河南墜子、聯珠快書、單弦等多種門類。此次初賽將角出戲曲、曲藝各10名選手,與北京市、河北省地區選送的選手共同參加于九月初舉辦的京津冀家庭戲曲曲藝大賽復賽。天津市非遺保護協會會長李治邦表示,京津冀曲藝是一脈相承,京津冀家庭戲曲、曲藝大賽的舉辦既是對天津市河東區家庭文化的延伸,也是對河東區曲藝文化的夯實。這次大賽中參賽作品覆蓋曲藝面廣、選手特點突出,對曲藝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做出了貢獻。
本次大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的開展,更好的豐富了京津冀三地群眾百姓的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同時促進了戲曲、曲藝藝術的傳承,擴大戲曲、曲藝在群眾中的影響力,通過藝術形式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建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