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黃海滸苔綠潮規模顯著低于往年 馬尾藻可能成為新災害

2017-06-12 18:04: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青島6月12日消息(記者王偉)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12日召開“2017年度黃海滸苔綠潮發展態勢”研討會,通報了黃海綠潮的最新研究進展。專家預測,2017年黃海海域綠潮規模總體上將會顯著低于往年,但另一種大型藻-馬尾藻的規模會顯著增加,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災害現象。

  自2007年以來,由大型綠藻滸苔形成的綠潮在南黃海連年暴發,長達10年之久,對山東、江蘇沿岸的旅游業和海水養殖業造成了巨大危害。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孫松介紹說,今年黃海海域綠潮已經初步形成,但其總體規模將會顯著低于往年,漂浮綠藻生物量與往年相比將降低一半以上:“一個是氣候問題;第二是今年馬尾藻特別多,它和滸苔有競爭性;第三個,與生產方式改變有一定關系,今年收割紫菜的時候把滸苔收起來了,過去筏架上的,入海的通量減少了。”

  基于現場多學科綜合調查和高分辨率衛星遙感資料分析結果,研究人員進一步確認了黃海綠潮期間大量漂浮綠藻主要來自蘇北淺灘海域,與其獨特的環境特征和存在的大量養殖筏架有關。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對滸苔的研究表明,在黃海海域形成大規模綠潮的滸苔在遺傳特征上有別于我國近海其他海域的滸苔種群,是一種相對獨特的“漂浮生態型”。項目組在蘇北淺灘區海水中檢出了“漂浮生態型”的滸苔微觀繁殖體;發現淺灘區筏架材料有“漂浮生態型”的滸苔附著生長;在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下,筏架上綠藻脫落后成為漂浮綠藻的主要來源。在淺灘區筏架上大量生長的滸苔等綠藻不僅是黃海綠潮的主要來源,也是影響淺灘區紫菜養殖產業的主要災害之一。紫菜生產方式的改變對滸苔數量的減少具有重要作用。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于仁成:“綠潮是從蘇北淺灘出來的,在蘇北淺灘生長起來,在筏架上附著生長,最后變成飄落狀態,最后由蘇北淺灘區域慢慢進入黃海。”

  研究結果表明,從2017年4月份開始,淺灘區開始出現零星漂浮綠藻,漂浮綠藻主體并非源自外海,也不是來自微觀繁殖體在泥沙上的附著萌發。在風和海流的驅動下,漂浮綠藻沿相對穩定的漂移通道逐漸輸送出蘇北淺灘,向北進入南黃海海域,在此期間,滸苔快速生長,迅速成為優勢種,優勢度不斷增加,生物量在一個月內可達數百倍,最終發展成為大規模的黃海綠潮,對黃海沿岸旅游、海水養殖等產業造成巨大影響。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孫松說,確定了滸苔的來源,為滸苔防控提供了多種可行的思路:“首先要改變生產方式方面,如果減少入海量,起始值小,后來發展就少,如果能在蘇北淺灘消滅掉,這是第一步,同時,我們正在試驗通過生態調控的辦法,比如說通過養殖貝類,或者減少物管繁殖體的數量。第二道防線,我們想在34度半到35度的區域,剛剛匯集起來,還沒等大量發展的時候,提前打撈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目前的岸邊防控只能是第三道防線。”

  項目組通過多學科綜合研究,提出了應用“綠潮綜合指數”預測黃海海域綠潮總體規模的思路。“綠潮綜合指數”包含了淺灘區滸苔微觀繁殖體數量、筏架上滸苔生物量,以及淺灘區漂浮綠藻生物量等要素,在后續還將把海域營養鹽、溫度和風力、風向等環境參數納入指數,不斷進行改進完善,有望提前30-40天預測黃海海域的綠潮規模,為黃海綠潮的預測預警及綜合防控提供科學支撐。

  自2016年3月以來,項目組在南黃海和蘇北淺灘海域先后組織了14個調查航次,由山東和江蘇兩地科學家共同采集樣品,共同開展海上多船同步聯合調查,應用遙感衛星、無人機與現場調查實時同步的觀測方案,配合現場取樣、現場實驗和分子生物學等手段開展綜合研究。據分析,2017年度黃海海域綠潮已經初步形成,但其總體規模將會顯著低于往年,漂浮綠藻生物量與往年相比將降低一半以上。

  據了解,與往年不同,通過現場調查與遙感分析發現,蘇北淺灘附近南黃海、東海海域有大規模的漂浮馬尾藻存在,并已有大量馬尾藻入侵蘇北淺灘區,在養殖筏架上堆積,對淺灘筏架養殖構成嚴重危害。漂浮到達南黃海的馬尾藻數量巨大,它們對養殖業、環境與生態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災害現象。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孫松:“從海上一到淺灘以后,就變的像個輥子一樣,在滾的過程中就把好多筏架弄壞了,如果漂到近岸來,主要是次生災害的問題,比如會對旅游產生影響,會腐爛對養殖產生影響,如果及時打撈,因為馬尾藻是一種重要的餌料,可以做其他養殖生物的餌料,被加工利用。”

  2016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部署鰲山科技創新計劃項目“近海生態災害發生機理與防控策略”,重點針對黃海綠潮連續多年暴發的關鍵科學問題,以及我國近海其他生態災害現象,開展災害成因和防控策略研究。項目負責人孫松研究員、于志剛教授和喬方利研究員,共同組織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淮海工學院、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和青島海大生物集團等多家單位協作攻關,對綠潮成因、預測預警和今年的發展態勢等方面形成了系統的科學認識。

  

編輯: 劉拓拓
關鍵詞: 青島

黃海滸苔綠潮規模顯著低于往年 馬尾藻可能成為新災害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12日召開“2017年度黃海滸苔綠潮發展態勢”研討會,通報了黃海綠潮的最新研究進展。專家預測,2017年黃海海域綠潮規模總體上將會顯著低于往年,但另一種大型藻-馬尾藻的規模會顯著增加,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災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