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將實現船舶不良天氣進出港
2015-05-21 13:11: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5月21日消息(記者傅聞捷)記者從昨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船舶通航實現又一次重大突破。從2015年5月20日起,上海洋山深水港全面推進船舶在能見距離500米以上時正常進出港;能見距離200至500米時,2000標準箱(TEU)以上大型集裝箱船舶進出上海洋山深水港正開展通航試驗。
大型集裝箱船舶在能見度不良天氣下進出洋山深水港,標志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船舶通航能力實現重大突破,也標志著上海港已躋身于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全天候、現代化港口之列,這將進一步提高港口和航運公司的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惠及往來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世界各大航運公司,極大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核心競爭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據悉,由于洋山深水港通航環境比較復雜,并且受到東海沿海城市霧霾環境污染和陸島水域地理環境影響。出于安全考慮,每年平均有30天左右因能見度不良大型船舶停航或滯航,影響港口生產,也給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帶來嚴峻挑戰。
2013年10月15日,上海海事局、上海交通委、上港集團和上海海事大學、東海航海保障中心等單位聯合開展了上海洋山深水港通航功能提升課題研究。歷時17個月,課題組各成員單位圍繞航海技術保障、通航管控、通航法規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和深入的調研,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和技術突破,使得大型集裝箱船舶在霧天等能見度不良條件下進出上海洋山深水港成為可能。
為確保研究成果及時轉化,2015年1月5日,通過制定周密的實施計劃與保障方案,洋山港首次成功進行了大型集裝箱船在能見度不良條件下進出港試驗,為全面推進大型集裝箱船在能見度不良條件下進出洋山深水港奠定了基礎。截止今年4月底,洋山港累計進行了9次大型集裝箱船在能見度不良條件下進出港試驗。
在此基礎上,上海海事局、上海交通委和上港集團還將繼續合作,開展《長江口深水航道通航能力提升研究》,突破長江口深水航道超大型船舶雙向通航能力的“瓶頸”,提升船舶雙向通航交會寬度,力爭實現交會兩船總寬度達到90米。這一項目的開展,也將提升洋山深水港通航功能,充分發揮長江口深水航道的效益和輻射作用,鞏固上海港作為國際第一大港的地位,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進一步發展。
編輯:朱琪
關鍵詞:上海;國際航運
2015-05-21 12:33:00
2015-05-21 11:20:00
2015-05-20 18:5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