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2月6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王偉)吉祥鼓氣宇軒昂、大頭娃娃和獅子不斷嬉鬧、木偶隨著音樂表演前行……成都高新區民俗藝術隊的演員穿著各具特色的服飾,向轄區的居民拜年。2月6日,由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組織開展的“我們的節日——2015年高新區文化四季風·民俗鬧春迎新年活動”在桂溪街道雙和社區廣場舉行。年味兒十足的精彩演出讓現場千余名群眾連聲喝彩、掌聲不斷。
“快點嘛,再不快點就照不到了。”28歲的熊娟女士和幾名同伴一直追著表演隊拍照。熊女士說自己非常喜歡民俗表演,她說成都高新區的民俗表演有名氣,便邀約幾個攝影朋友一起來拍攝,不過在她的印象里,今年是成都高新區首次從社區開始表演。
據悉,一年一度的民俗鬧春是成都高新區文化惠民的一項重要活動。為了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同時展現出成都高新區濃厚的文化底蘊,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特別為轄區群眾舉辦的這場熱鬧的民俗鬧春迎新年活動。
“這是我們成都高新區的特色,通過這種方式鬧春,群眾參與范圍更廣,讓居民感覺生活在成都高新區很幸福。” 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年,成都高新區一直組織各街道各社區的居民進行鬧春表演。此次參與鬧春表演的演員全都是轄區社區的居民,年齡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只有十幾歲。
記者在現場看到,活動分為民俗節目展演和民俗手工藝人展演兩種形式。在民俗節目展演區,觀眾可以觀賞到舞龍、舞獅、連蕭、空竹、牛燈舞、木偶等各種精粹的民俗形式表演;在民俗手工藝人展演區,市民可以看到吹糖人、捏泥人、藤編、畫糖畫等傳統的手工藝品制作過程及成品的展示。此外,工作人員為現場參與的觀眾準備了大量的獎券,幸運的觀眾可以憑借獎券換取各種手工藝品。看著吃著糖畫的小孩,拿著藤編動物來回顯擺的老人,大家都格外開心。
“民俗文化作為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載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傳承,是構建當今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說,此次民俗鬧春活動不僅展示了成都高新區的文化底蘊,展示了社區群眾的藝術魅力,更喚醒廣大民眾對民俗藝術的文化記憶。“保護文化遺產,維系民族根脈。成都高新區不僅需要保護各類傳統民俗藝術,更需要讓傳統民俗文化有效延續下去,并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2015年春節期間,成都高新區將陸續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進園區活動。用傳統的民俗方式向轄區的企業和群眾送上節日的祝福,營造文明、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