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創新力,關鍵在于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創新生態體系,包括人才、知識創造、技術、社會、政府、全球化中的地位等。

  關于創新,成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要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創新體系、城市治理體系。

  五年成績單可圈可點!增長極和動力源提檔升級

  對慣于創新的成都來說,過去五年,創新發展理念的成績單可圈可點, 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提檔升級。創新動能加速蓄積,國家級創新平臺達119家、增長77.6%, 飛機制造、超高清顯示、網絡安全等領域研發能力居全國前列,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實現翻番。

  同時,創新推進五項制度改革,獲批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等國家改革試點,自貿試驗區12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被譽為科技領域的“小崗村”實踐,打造“雙創”升級版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發展活力持續迸發。實施新經濟企業“雙百工程”和梯度培育,建立“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創新應用實驗室”,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累計建成5G基站超3萬個,成為全國首個“5G雙千兆+”全面商用城市。

  城市雄心:成為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

  根據成都“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要努力建設五個“先行區”,首當其沖的,就是建設以創新為新動能的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到2050年的遠景展望,則是建成泛歐泛亞區域性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成為創新驅動、全齡友好、生活富裕、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樣板,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充分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成都特質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

  成為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是成都在全球化中地位的雄心。

  事實上,2300多年成都建設發展史,也是一部改天換地、創新創造的奮斗史。都江堰無壩引水工程的修建,造就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蜀錦織機的發明,鋪展了“互通有無、文明交融”的絲綢之路;紙幣交子的誕生,成就了“優雅時尚、商業繁榮”的世界都會。

  如今的成都,構建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空客貨運骨干航線網絡,國際(地區)航線達130條,位居全國第4位。持續完善國際班列網絡布局和境內外服務節點,國際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000列。持續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外貿進出口總額上升至副省級城市第4位,在蓉世界500強企業達305家,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上升至第43位。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居全國同類保稅區第1位。中歐班列集拼集運、國際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等做法在全國推廣。

  穩穩的幸福:打造創新創業者的“圓夢之都”“活力之城”

  人才建設,是城市創新生態體系的首要因素。

  過去五年,成都“人才新政”吸引超過41萬青年人才落戶,連續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獎”。

  未來五年,“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更是顧及到人才在這個城市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筑夢工程則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城市機會成就青年創業夢想,以“銳意創新、寬容失敗”的城市氣度激揚青年奮斗勇氣,以“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溫度提升青年情感歸屬,打造創新創業者的“圓夢之都”“活力之城”,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

  從數據來看,計劃引進培育160個高能級重大創新平臺和2000個各類創新平臺。推進城市機會開放共享,每年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開發新職業新工種,新增實習見習崗位10萬個、新職業崗位25萬個,就業人員和就業機會比例達到1:2。

  同時,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建設工程,也以市場主體和市民獲得感為重要評價標準。

  奮斗成就夢想,實干創造未來。人如是,城亦然。成都提出,未來五年要注重處理好繼承與創新、合作與競爭、發展與安全、政府與市場、戰略與戰術的關系,全面提升成都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