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沈陽1月19日消息(記者王晶)提起春運,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如織的人流、飛奔的列車。然而,還有這樣一些鐵路人,他們為保障關系國計民生的煤炭、糧食等重點物資和節日物資運輸,奮戰在春運幕后。

  座落于沈陽市南部的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蘇家屯站,是東北地區貨物運輸的重要支點,日均辦理量居沈陽局集團公司之首。從沈大、沈丹、蘇撫三大干線開過來的客、貨列車匯集到蘇家屯站,以超過日均260余列的數量在這里解編、中轉、通過。

  作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編組站,它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特別是大宗貨物運輸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春運激戰正酣之時,記者來到這個車站的神經中樞——調度指揮中心,探秘春節物資是如何在這里轉運的。

從沈大、沈丹、蘇撫三大干線開過來的客、貨列車匯集到蘇家屯站(沈陽鐵路供圖)

  走進調度指揮中心,電話的聲音此起彼伏響個不停,迎面墻上掛著一塊超大屏幕,不時跳動著紅色和綠色的線條,藍、白、紅圓點交互變換,顯示著列車的實時狀態。這里占地800余平方米,設置15個崗位,其中8個行車調度崗位、4個計劃調度崗位、1個值班站長崗位、1個車輛調度工位、1個機車調度工位。

  “到(到達)、解(解體)、編(編組)、發(發出)”,這是一列貨車進入蘇家屯站后需要經過的完整作業流程。比如,一列從山海關方向發來的貨車,總共有65節車輛,其中有往丹東、大連、鲅魚圈等各個方向去的,需要在蘇家屯站解體后,和其它同方向的車輛重新編組,這其中涉及到指揮中心的多個崗位間互相配合。

調度人員時刻緊盯眼前的屏幕(沈陽鐵路供圖)

調度人員眼前的線路圖密集排列(沈陽鐵路供圖)

  目前,該中心使用的國內最先進的編組站綜合自動化系統——CIPS。“過去調度指揮是調度員手夾紅藍兩支筆、搭著一把尺子、抓著一部電話,通過人工口頭下達列車運行計劃,再由車站值班員操縱道岔、開放信號。”有著25年路齡的值班員初照升感受著鐵路的發展變化。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調度指揮升級到了現在的CIPS系統,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就能精準操縱幾公里以外的道岔轉動和信號開放。

  調度中心的工作人員時而抬頭緊盯顯示屏,時而低頭用筆記錄,急促的電話聲此起彼伏,伴隨的是工作人員一句句短促的指令確認。每個工作人員面前有三塊顯示屏,有的顯示站場表示信息、有的顯示列車運行圖、有的顯示指令和機車去向。

調度人員正在思考、商量對策(沈陽鐵路供圖)

調度員只要一上崗,精神就一直處于高度戒備狀態(沈陽鐵路供圖)

  在外人看來,調度員坐在屋里,看著屏幕,點點鼠標,接接電話,是件很輕松的活。殊不知,調度員只要一上崗,精神就一直處于高度戒備狀態,未來3個小時內即將到站、出發的車次早已在他的腦海中倒背如流。站場線路長度、機車換掛順序、列車開行時間,每一項數據分析都容不得半點差池。

  別看工作人員一整天都是足不出戶坐鎮指揮中心,但哪趟車開行速度慢了、哪臺機車可以優先放行、哪個作業區域的銜接脫了節,他們都了如指掌。他們要最大限度提高接發車能力,減少貨車在站停留時間,加快貨車的周轉。

急促的電話聲此起彼伏(沈陽鐵路供圖)

即使是午飯時間,調度人員也依舊在崗位值守(沈陽鐵路供圖)

  12點30分,值班員劉宇雙眼緊盯列車運行圖,一只手輕點鼠標,另一只手端起桌上的盒飯。這份盒飯是11點送過來的,現在已沒了熱氣。他剛要拿起筷子吃飯,手邊的電話又響了……為了隨時監控列車運行,他們工作餐需要在調度臺前吃。

  1992年出生的劉宇,2015年來到調度指揮中心工作,從早上8點接班至晚上17點交班,劉宇至少要在辦公桌前坐11個小時,無論春運或是平時,都是如此。這是他經歷的第7個春運,今年的大年三十恰值他當班。“雖然過年不能和家人團聚,但看到一批批貨物列車能在自己手中及時中轉,我還是很開心的。”劉宇說。

站場線路長度、機車換掛順序、列車開行時間,每一項數據分析都容不得半點差池(沈陽鐵路供圖)

  春運期間,貨運列車業務依舊繁忙,每天都有兩萬余輛的貨車在蘇家屯站中轉,將各種物資運往全國各地。而指揮中心就是蘇家屯站的“大腦”,多個重要崗位全天不間斷有人值守。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這里的燈光從未熄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