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3日消息(記者曹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宋亞平認為,培育文化自信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少兒美術教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至關重要。
宋亞平一直關注少兒美術教育工作,這次能當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覺得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這一次她也帶來了關于建設中國少兒美術教育博物館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宋亞平(央廣網記者 曹宇 攝)
出身書畫世家 思考少兒美育的藝術化體現
2011年,宋亞平在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分管少兒美術教育工作,從此開始了對少兒美術教育的關注和思考。
由于出身書畫世家,宋亞平從小就受到傳統文化藝術的熏陶。這種文化的熏陶使得宋亞平思考如何通過少兒美育讓孩子們可以享受到文化藝術所帶來的對整個人的積極影響。
宋亞平認為,少兒美育是對孩子心態的培養,也可以說是對孩子全方位素質的培養。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通過情感而詩意地藝術化地表現出來,是可以讓一個人受益終生的。“并不是說從小學習繪畫,將來一定就是畫家。藝術素養的體現是全方位的。藝術是讓一個人能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宋亞平說。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小的藝術家,只不過是你能不能去引導他,能不能走進他的心靈,開啟他對大自然、對藝術的感悟的那扇門。”宋亞平說。
藝術少有衡量標準 少兒美育主要培養美的心態
宋亞平認為,少兒時期的藝術是沒有衡量標準的,不應該用統一的價值觀來評判。孩子畫畫只是培養一種興趣和美的心態,這種影響可以通過在處理事情時藝術化地體現出來。
說起少兒美育給孩子帶來的藝術化處理事情的影響,宋亞平講了一個故事。“我的外甥女三歲左右的時候,有一次吃飯的碗里面掉了個樹葉子。孩子說了一句話,‘我碗里邊掉了一個年輕輕的樹葉子’,就是綠顏色的樹葉子,這種表達是很有詩意的。”
受藝術熏陶所成長的孩子,遇到“碗里掉進葉子”的事情不是選擇哭鬧不吃飯而是在觀察以及接受。這就像是宋亞平所說的“本來可能會因為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去吵架,但是因為從小有了藝術的積淀而可以去藝術性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建議建設中國少兒美術教育博物館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藝術對一個人的影響如此之大,那么除了平時老師及家長的積極引導之外,還應該如何更好地提高少年兒童的文化藝術修養呢?
對此,宋亞平建議,在西安建設全國首家中國少兒美術教育博物館,通過孩子們獲獎作品的展示以及成長記錄,讓少年兒童系統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變遷發展。而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也有一些非遺文化以及民間作品可以在這個博物館陳列展覽。希望中國少兒美術教育博物館的建立可以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宋亞平認為,西安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提出這個建議是因為有了之前在西安舉辦的三屆“中國西安的國際少兒美術節”的積淀,其品牌建設已經比較成熟。另外,宋亞平發現,少兒美術教育方面的藏品是由少兒美術方面的專家私人收藏,他們基本上也都愿意捐贈給公辦博物館。
少兒美育工作艱辛 但卻是一種難以割舍的責任與義務
“我接觸孩子以及他們的作品以后,好多人都勸我說你不要做少兒美育工作了,太艱辛了。但是我就是把這當作一個良心工程在做。我想去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來關注孩子的天性,來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來關注少兒美育工作。”宋亞平說。
宋亞平認為,孩子的作品對她來說也是一種互動,是一種自己創作的動因。通過與孩子的接觸,好像在孩子身上又找到了好多的自由。“現在一提到少兒美術教育,我就覺得自己有一種難以割舍的責任與義務。”宋亞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