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胯搖花手,絲滑小連步,搭配“江湖一笑”配樂,一段段幾秒到十幾秒的“科目三”舞蹈視頻在網上持續刷屏。據統計,在短視頻平臺,“科目三”播放量已超400億次。不僅如此,“科目三”還火到了寶島臺灣,并成功“出海”——在許多社交平臺上,外國人跳“科目三”的視頻不勝枚舉、爆款頻出。可以說,“科目三”已經成為這個冬天里一道不得不說的文化奇景。

“科目三”為何如此火爆?表面上看是因為其高度契合短視頻平臺傳播規律,掌握了流量密碼:簡單易學的舞蹈動作,動感魔性的背景音樂,輕松入門、老少咸宜。往深處思考就會發現,它用幾乎無門檻的觀看、欣賞和參與難度,戳中了人們對快樂的情緒需要。在短視頻平臺的快速傳播下,“科目三”用最小成本撬動了快樂最大化,讓快樂直抵內心。

再進一步看,“科目三”的火爆也有著更深層次的必然性:一種豐富厚重的文化精神內涵。

“科目三”來自民間,來自普通人,來自人們熱氣騰騰的生活,展現的是真實可親的人間煙火氣。最早“科目三”出自廣西某婚禮現場人們歡歌起舞的場景,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傳承,而廣西人能歌善舞、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又賦予“科目三”更多的情感內涵。二者疊加,讓“科目三”既有廣泛傳播的共性,又有抓人眼球的特性。這是“科目三”走紅的根源。

“科目三”是以草根文化為代表的網絡文化進一步下沉和多元化發展的體現。“科目三”的舞姿和音樂以粗曠、原生態為特色,在人人都是創作者的語境下,越簡單易學的事物,越容易讓人“上頭”。它對于大眾的審美和模仿是友好的,每個人都能輕松找到介入這一舞蹈的方式,在狂歡中強化身份和情緒價值認同。正如網友所言,“土不土有什么關系”,大家的喜愛和獲得的快樂都是真實的,這本身就很珍貴。

從“出圈”到“出海”,“科目三”還被賦予了文化自信的期許。在互聯網上,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團、拉丁舞世界冠軍克里斯蒂娜、德國健身達人帕梅拉等也紛紛跳起了“科目三”。此前,眾多來自中國的微短劇、小游戲、網絡文化等,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的助力下,在世界范圍內收獲大批粉絲。人們期待,“科目三”也會沿襲前者的成功,成為又一現象級爆款。

還有一個有意思且值得深思的話題,就是作為“科目三”的發源地——廣西,會不會接住這“潑天的富貴”,怒刷一波存在感,最終帶動地方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呢?這是機遇,也是挑戰。誠然,互聯網流行文化具有“脫域”和來得快去得快的特性,但地方政府用心用情用功的政策設計和創意營銷,才是變流量為“留量”的關鍵。廣西曾因為小小的一碗螺螄粉火遍全國,這也讓人們對“科目三”帶動廣西再火一把充滿期許。讓我們拭目以待。(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之心)

編輯:杜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