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著馬尾辮,穿著休閑運動衣,搭配一雙運動鞋,這樣一身行頭的蘭石磊,和學生走在一起沒有任何“違和感”。
蘭石磊是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輔導員老師。在學生眼里,蘭老師是和他們“沒有代溝的老師”,學生親切地稱呼她為“蘭媽”“蘭姐”,還有學生形容“蘭老師是我的直系家屬”。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零代溝”的背后,年齡比他們大了十幾歲的蘭老師作了不少努力。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是人們對于老師的傳統定義。然而,隨著大環境的改變,以及面對00后高職生這個群體,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在悄然變化,很多老師如今正扮演著“亦師亦友”的角色,他們努力與學生打成一片,和00后學生保持平等的關系。
要學會在高職學生身上“沙里淘金”
在教育體系中,高職院校承擔了一種特殊的角色,負責接納傳統意義上高考“失利”的學生,培養一批動手能力強、實踐技能過硬的技術型人才。這種特殊的身份,更加要求高職院校的一線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方方面面。
然而,一些調查報告顯示,高職院校師生關系的融洽程度仍待提升。據《江西省高職院校師生關系狀況調查表》,有40%的學生認為師生關系不太和諧,有60%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師生關系屬于管理與被管理型。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邢化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00后學生,他認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尊重00后學生的個性差異,教育學生要從“管理”向“引導”方面轉變,建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
要“引導”學生而非“管理”學生,作為班主任的蘭石磊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她也不為管理“問題學生”感到頭疼。相反,她覺得更要幫助這些學生建立自信,“讓學生重新找到自我”,在大學階段成為更好的自己。
輔導員是職業“淘金者”,要在學生身上“沙里淘金”。蘭石磊特別重視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她從不吝嗇給予學生表揚,她時常會對學生說:“你太棒了”“做得真好”。
蘭石磊第一次見到2013級制藥專業的學生趙婷嬡時,“她躲在別人身后和我打招呼。”趙婷嬡性格內向、極度缺乏自信。但在后來的相處中,蘭石磊發現這個學生做事細心,又有耐心。她便讓趙婷嬡在學生會工作,負責整理學生辦公室的文件、物品等。
慢慢地,蘭石磊發現趙婷嬡開始主動和學生、老師交流,并且能幫助其他學生解決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趙婷嬡熟練地掌握了工作,蘭石磊說:“辦公室的一針一線她都知道放哪,我們找不到的東西就問她,她一下就能找到。”
還有一名學生張雪,因患有小兒麻痹癥感到極度自卑。蘭石磊給她提供公開演講的機會,并且經常有意無意地開導她。她還推薦張雪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盡管同組學生擔心張雪的身體狀態可能會影響比賽成績,但是蘭石磊堅持說:“即使得不了第一名,也不能換掉張雪。”最終張雪所在的小組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制定了規范嚴格的學生管理規定,除此之外,蘭石磊要求學生每天上早讀、周五晚上也要上晚自習,每兩周組織全班學生參加戶外演講活動。
采訪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看到蘭石磊的手機微信,顯示有793條未讀消息,各種群消息霸占了屏幕。蘭石磊說她有各種微信群,工作群、學生群、家長群,畢業多年學生的班群也不解散,“學生要找人會來問我,我差不多都能聯系到”。
要讓高職學生被看見
“部分教師對青年學生群體關心不夠,了解不深入,是當前高校育人工作存在的較大問題。”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任雁秋坦言,他觀察到一些老師“上完課就走”,一些院校關心青年學生僅僅停留在口號上,缺乏實際行動和具體方案。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副教授肖文勝則發現,由于學院規模擴張和教師評價機制錯位,一些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繁重的授課任務和科研任務上,沒有多少精力去思考師生溝通、良好師生關系構建的問題。
2018年,一項調查203所高職院校、106502名學生,9800名教師的《高職院校滿意度》報告顯示,學生最不滿意的方面是師生課外交流時間,老師最不滿意的是國際化資源。從這份調查報告中能看出師生需求有所不同,學生更加渴望多和老師溝通交流。
實際上,也有很多一線教師全身心投入學生工作,勵志引導學生向上向善,嘗試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于健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1989年出生的于健穿衣風格很“小清新”,他說,如果不告訴學生自己是老師,是團委書記,學生往往會把他當作學長或者學生干部。于健說:“這也是我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小技巧。”
當然只有外表貼近學生還遠遠不夠。于健認為要想和00后學生和睦相處,首先老師要轉變態度,接納學生、認可學生。他說,老師既要有直擊學生錯誤的勇氣,同時要具備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所收獲,“這樣學生不請自來,和老師的關系自然會變好。”
從事學生工作10年,于健的一個心愿就是“讓高職院校的00后學生被更多地看見。”
為此,他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在學校內組建“校新聞隊”,讓學生學習攝影、剪輯,參加各種校園活動;組織“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讓學生到鄉間地頭感受真實的社會;聯絡校企合作,讓學生到企業充分實習,提升專業技能。
雖然00后學生不愿意被束縛,刻苦鉆研的勁兒頭不足,但是于健也發現00后學生有很多優勢,他們更容易學習掌握新鮮事物,也更加早熟,能力比較強。他舉例說,他們學校幾乎所有的學生干部現今都在防疫一線服務,“他們都是自發去當志愿者的”。
于健從來不認為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就是“問題學生”,他反倒覺得這樣的學生動手能力更強,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更為突出,他說:“這樣的學生正適合高職院校,符合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向。”
據于健觀察,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的大部分學生都很努力,他說其實只要老師多付出一些,“學生從20分進步到60分并不難”,他也覺得整體而言高職院校的學生要比本科院校的學生改變更明顯,進步空間更大一些。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一線教師王芳總結如何與00后學生相處,她說要以學生為主導,采用小組談論、案例式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多說多做,而不是老師一味灌輸。她還特別強調,要多表揚學生,每當有進步就給學生加分,及時鼓勵學生。
“幫助學生走出思想上的困境”
80后的蘭石磊帶著一幫00后的學生。出生在多元化時代的00后個性鮮明,蘭石磊說,“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強逼著自己跟上學生。”
“年輕人就喜歡熬夜,睡到中午才起來”“放假宅在家里也不愿意出門”“喜歡看劇追星”……蘭石磊細數著年輕人的特征,她說為了“跟得上”學生,和學生有共同話題,閑暇時間她都在追劇,“新出的劇我基本都看過。”
另外,蘭石磊加了每一名學生的微信,她只要看到學生發朋友圈就會評論和點贊。朋友圈也是蘭石磊了解學生想法和思想動向的重要途徑。
每當放寒暑假,蘭石磊都會給學生留“家庭作業”。比如:幫助父母做家務,并拍攝小視頻發到班級群里;讓學生給父母寫一封信;當家里的“小管家”,一個星期有300元的生活費,負責采購食材,給父母做飯。
此外,蘭石磊還要求學生每天每節課堅持起立向任課教師問好、為老師準備一杯熱水;組織班級學生到社區義務勞動、看望孤寡老人。
蘭石磊把學校比作一個工廠,每個學生都是一件“產品”,產品“合格”的標準就是能融入社會,經得起社會的考驗。這些“作業”是為了讓學生懂得感恩、感謝父母、老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學生思想引導是蘭石磊最關注的事情,她說:“學生的思想引導是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知道學生想什么、關注什么、缺少什么,思想上的困惑是什么,做到因事而化,對癥下藥,積極回應學生思想上的關注點,幫助學生走出思想上的困境。”
“王鏑是我比較成功的一件教育‘樣品’。”蘭石磊談起王鏑的改變滿是自豪,她記得第一次見到王鏑是在新生見面會上,當時王鏑用不屑的語氣做了自我介紹。
散會后,蘭石磊和王鏑說:“你的自我介紹讓老師印象深刻,我獎勵給你一個小零食。”蘭石磊遞給王鏑一塊芥末,王鏑吃完后不停地打噴嚏,眼淚都流了出來。蘭石磊告訴他,老師給你吃芥末,是因為你的自我介紹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吃了芥末一般難受,“你這樣的表現會阻礙別人看到你的好”。
王鏑評價自己以前是一個憤青,但是后來被蘭老師慢慢“感化”了。他還記得,自己打籃球不小心腳里扎進釘子,蘭老師挺著大肚子焦急地趕到,“跪在地上看我的傷,問我疼不疼?”
2020年大年初二那天,王鏑主動報名參加防疫工作,他也是興安盟科右前旗第一個大學生志愿者。王鏑說,他當時還想去武漢,“我爸媽不同意,我就去了社區當志愿者。”直到疫情好轉,王鏑才返回學校。今年放假回家,他又投身一線,成為一名防疫工作志愿者。
除了學生的改變,一組數據也印證了蘭石磊的教學成果。食品生物與檢測系食品生物技術(應用本科)175001班是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第一屆專升本班,蘭石磊是這個班級的輔導員。
該班29名學生的平均分數達到84.6分,兩人獲得國家獎學金,11人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全班學生考取國家英語三級、計算機一級證書;獲得集體榮譽25項,個人榮譽288項,學生考取各類職業證書55個。這個班還被稱作“黨員班”“主席班”,班里有14名學生是黨員,兩名學生是校學生會主席,6名學生是系學生會主席。
盡管一線教師在實踐中摸索出來該如何和00后學生相處,但是還未形成系統化的育人方案。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熊秀瓊建議高職院校要緊密結合00后學生特點,實施學生素質學分制,將學生德、體、美、勞教育整體納入學分考核評價體系。
肖文勝提出創建高職院校“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和“學徒型”師生關系。他認為教師不僅要善于把專業教學內容整合成具有相關行業背景的“知識技能包”,以便“學生”能在行業的仿真環境中接受模擬現實崗位訓練,也要加強職業情感教育,和學生緊密聯系。
問及蘭石磊為什么能受到00后學生的一致好評,她說是因為熱愛。每當有學生告訴她得了獎、考上本科、找到滿意的工作,有學生回學校看望她,蘭石磊都發自內心地覺著高興,她說:“沒有任何一份工作能帶給我這樣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應采訪對象要求,張雪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