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小學陸續進入期末考試階段,學生緊張復習備考,家長也在焦慮“陪考”。有的家庭七大姑八大姨集體討論數學題怎么做;有的學校要求家長出復習題,身為程序員的爸爸干脆用上了電腦編程;還有的老師用手機APP留作業,孩子最多一次做了94道題……青少年領域專家表示,每到期末,都會有不少家長苦惱自己成了“編外老師”,其實“家校共育”并不簡單等同于“家長+學校”,家校雙方應互相體諒尊重,才能讓“共育”發揮更好的效力。
全家上陣
七大姑八大姨
微信群里解題忙
臨近期末,趙女士越來越不知道該怎么輔導孩子的功課了。“上大學那會兒,我們高數考試滿分是100分,我考98分。我覺得自己從小學習不差啊,結果孩子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尤其是最后的大題,我愣是有一半都做不出來。”趙女士感慨地說。
趙女士的女兒在海淀區一所重點小學上一年級,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每天放學回家就趴在書桌前埋頭“刷題”,晚上經常9點多都睡不了覺。連周末也取消了一切娛樂活動,每天專心在家復習。“數學是女兒的弱項,尤其是難題,經常做不出來。”為此,趙女士在輔導功課時,沒少“吼”女兒。有時候女兒怯生生地向媽媽求助:“這道題不會做。”趙女士信心滿滿地拿過數學題,原以為一年級的數學題能有多難,沒想到仔細一看,愣是半天沒做出來。
“有的題目感覺像是腦筋急轉彎,有的又像公務員考試時候的那種考題,有的數學題其實列個方程式很容易就能算出來,但是一年級還沒學到方程式,老師要求用最普通的方法推算出來。”這下趙女士傻眼了:竟然有一半左右題目都做不出來,還得再翻翻女兒的課本。
無奈之下,她只好把考題用手機拍下來,發到自己的家庭微信群里,向七大姑、八大姨求助。“緊急求助,這是孩子今天的一道數學題,誰能幫著做出來啊?再給講講解題步驟。”趙女士的信息一發到群里,過了十幾分鐘,自己的小妹妹就將正確答案發了過來。“怎么算出來的?快給講講。”趙女士欣喜無比,趕快追問解題步驟。從此之后,趙女士發現了解題“竅門”:求助親友“智囊團”。于是,經常出現晚上八九點鐘的時候,趙女士全家十好幾口子親戚一起在微信群里出謀劃策,集體幫女兒做數學題的場景。
“還真是人多力量大,今天可能是大姨做出來了,明天可能是妹夫算出來了。然后他們把解題方法教給我,我學會了之后,再想辦法給孩子解釋清楚。”雖然題算出來了,但趙女士還是很發愁:“這才剛上小學一年級,就需要發動全家十幾口子人一起給孩子輔導功課,以后功課越來越難,誰還輔導得了啊。”
“現在養個孩子太費勁了。我們小時候,家長根本不用管學習的事,都是自己晚飯前就寫完了。”心力交瘁的趙女士說,這明明是全家十好幾口子人一起養個孩子啊。
爸爸出招
自編電腦小程序 每日刷新復習題
喜喜和洋洋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就讀于朝陽區一所小學,正在進行二年級的期末復習。兩周前,數學老師提出,要求家長每天為孩子出一些練習題,幫助孩子進一步鞏固知識。二年級數學已經學到了有余數除法、克和千克、萬以內數的認識等等,考試的題型涵蓋口算、計算、比大小以及解決問題等應用題。
“說實話,出題并不難,難在每天都要出不一樣的。”小姐妹的媽媽劉女士告訴記者,老師要求家長每天要給孩子出30道題,各種題型都要包括,連續出了一個禮拜,劉女士感覺吃不消了。“別人每天30道,我家就要出60道,有些應用題還要絞盡腦汁想,既不能超出孩子學習的范疇,邏輯又得通順。”比如這道題,“一卷繩子長39米,做一根長跳繩要用7米,這卷繩子可以做多少根長跳繩,還剩多少米?”其實這就是一道練習有余數除法這個知識點的題目,劉女士不僅要用筆寫下這么多字,還要每天換不同的題,感覺比上班還累。
身心疲憊的劉女士向丈夫求助,身為程序員的爸爸高先生很快找到了解決方法。“我可以試著寫個小程序,只要是固定模式的題,每次做題前隨機更新數字,就不用發愁了。”
高先生說,寫程序并不復雜,只要確定了數字的特性,是整十的,還是整百的,稍加設計,計算機就能自動生成題目。比如有余數除法的題目,在已知除數和被除數的情況下,求商和余數。“我只要設計出數的特性在兩位數以內,余數不能大于9,計算機就可以按照排列組合的邏輯隨機出題了。”
有了這個“法寶”,劉女士每天輔導孩子復習數學的壓力大幅度減少了,她只需要每天打開電腦,點開孩子爸爸設計的網頁,系統自動生成一套題目,點擊打印,將題目用打印機打印出來。再點擊刷新,系統就會自動生成另一套題,題型不變,題目當中的數字會發生變化,再打印出來,交給兩個小姐妹分頭答題。
劉女士說,幸虧爸爸是寫軟件的程序員,否則這種每天留給家長的“作業”還真的有些吃不消 。“也許老師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家長更多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了解學習進度,促進家校共育,但是孩子才二年級,題目就已經跟腦筋急轉彎兒似的,高年級的題恐怕是出不了了。”劉女士說,為了讓她更省事兒,孩子的爸爸打算再把程序進一步升級,每次出題的同時,再生成一套答案。
媽媽無奈
APP軟件作業 每天至少1小時
期末復習用上“題海戰術”,但老師偏偏選擇用手機APP軟件來實現,這讓依依的媽媽楊女士倍感焦慮和無奈。“從小到大限制孩子看電子產品,這下倒好,剛上一年級,復習階段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手機作業,之前幾年的保護全都前功盡棄了。”
楊女士告訴記者,女兒依依在豐臺區一所小學上一年級,從兩周前開始,學校進入期末復習階段,語文老師在一個名為“一起作業”的手機APP軟件上布置復習題。記者在楊女士的手機上看到,每次語文老師都會留一個單元的復習內容,包括基礎知識、配套試卷以及課文背誦。
楊女士說,每天放學后,依依會先去托管班,完成除APP軟件以外的其他作業,吃過晚飯之后大約7點鐘回家。回到家之后,楊女士會把依依在托管班里寫完的作業檢查一遍,再讓她做手機APP軟件里的作業,吃點兒東西,洗漱完畢上床睡覺。
平常,老師留的APP作業并不多,十幾二十道題很快就能做完,但是進入期末復習之后,題量猛增,依依每次至少要捧著手機花上1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作業。截至目前,老師最多一次留了94道題,依依用了一個半小時才做完。
記者點開老師在APP上布置的作業,作業簡介顯示截止時間為當天23點59分,預計完成時間116分鐘,作業內容是語文第三單元的三篇課文,練習內容有59道基礎知識、21道配套試卷以及14道課文背誦題。孩子不僅要在手機上答題,還要把自己背誦課文的語音錄入手機里。只有在課文背誦錄音的時候,楊女士才能把手機接過來,幫著依依按住錄音鍵,讓她減少看手機的時間。“那天孩子一直在揉眼睛,我看在眼里這個心疼啊。”楊女士很無奈,也曾經向老師婉轉地提出過建議,但并沒有什么改觀。“難道現在離開了手機,就連作業都做不了了嗎?”
□聲音
“家校共育”不簡單等同于“家長+學校”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心理咨詢部部長艾夢瑤告訴記者,每年臨近期末,咨詢中心就會接到不少家長的來電,表達期末“陪讀”的苦惱,認為自己幾乎成了“編外老師”。
艾夢瑤認為,家長整日忙于工作,孩子整日在校學習,讓家長參與孩子的期末復習,有助于他們及時發現孩子學習上存在的問題。然而“家校共育”并不等同于“家長+學校”這么簡單,有些學習應當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讓學生獨立完成,學校應當適度適量,給家長留出一定的空間,讓家長不要承受“編外老師”的壓力和困擾。家校雙方互相體諒尊重,才能讓“共育”發揮更好的效力。
艾夢瑤說,目前“家校共育”理念的邊界相對模糊,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哪些是學校或老師必須做的,哪些是家長必須做的。因此,如果家長不得不做的時候,還是希望能積極陪伴,讓孩子感受到積極情緒和正能量,學習效率才會有所提高。(記者 張楠 葉曉彥 制圖 張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