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浙江財經大學迎來了一位“高齡”新生,他的名字叫張坤,出生于1989年,在新生中年齡最大,按常規算,這個年齡應該已畢業兩年。
張坤來自貴州,由于家庭、經濟等種種原因,他于2006年輟學,外出打工,在外漂泊四年后,又于2011年重回校園,并于今年考上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信用管理班。同學們都叫他“勵志哥”。
高一時家有變故
無奈輟學
張坤在輟學前就讀于家鄉最好的中學思南中學,2006年時讀高一,“那時我的成績很好,排名保持在全校前十名。”張坤笑著說。
當年家里的變故,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那年,我的母親在廣東打工,手不慎被碎衣機卷入,落了殘疾。”說到這,張坤的眼圈紅了,“她不懂法律,工廠制度也不完善,最后拿到的賠償只有幾千元。我的父親得過重病,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做些農活。這樣一來,家里徹底沒了經濟來源。”
面對經濟困難的家庭,張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在我老家,很多人認為讀書而不去賺錢是一種不孝。”無奈下,張坤輟學打工。“我一直感到后悔,當初為什么自己沒有咬牙堅持讀書。”
四年漂泊
依然不忘讀書
2006年到2010年,張坤幾乎走遍了半個中國,到處打工,“這四年更像是流浪。”從家鄉遵義到省會貴陽,輾轉凱里、昆明、曲靖、大理等地,后來又到了山東、邯鄲,最后去了北京。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貴陽的火車站發傳單,后來做過貨車裝卸貨工、工地搬運工、臨時演員。這四年,他從沒買過一件衣服,沒有回家過一次年。但他一直放不下讀書的念頭。
“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在北京當保安的經歷,那次經歷讓我堅定了重新讀書的想法。”張坤說,“那是2010年10月份,我得了重感冒,請假在住處休息,保安 隊長來到宿舍,把我打了一頓。我到朝陽區外大街的派出所報案,讓我感動的是,派出所所長塞了200元錢給我,對我說:回去讀書吧,讀書才有出路。”
于是,張坤在廣州堂姐夫工作的廠里打工攢夠路費后,便踏上了回鄉的路,重新開始讀書。
重新上學
經歷三次高考(微博)
回到家鄉,張坤先在一個補習班補習初三知識。“因為我說我一定能考上重點高中,可以提高補習班的重點高中上線率,負責人就少收了我300元。”果然,他如愿考上了重點高中。
張坤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賺學費和生活費。他每天三分之一時間用來讀書,更多時間則去工地搬水泥、去跟車搞運輸。那時,他幾乎沒上過白天的課,全靠晚上自學。
“一個高中老師說,我是他見過的自學能力最強的學生。”張坤說,“一些同學看到我沒錢,想幫我,會偷偷把錢夾進我的書里,這讓我特別感動。”
張坤先后參加過三次高考。第一次因為母親再度病重,動搖了他讀書的信念,放棄了志愿填報;第二次因為成績未達重點線,他放棄了上大學;今年第三次參加高考,他如愿考上重點線,來到浙江財經大學就讀。
進大學讀書,他終于圓夢了。“這是我必須要經歷的,否則這輩子都不甘心。”張坤說。
在大學里生活充實
打算以后創業
“在大學的生活,比我想象中的要忙,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張坤說。
同學們得知張坤的情況后,自發為他捐款。“學校提供了八千元學費貸款,還有同學們默默幫助我,我不會再半途而廢。”張坤還準備去勤工助學。
在室友眼中,張坤是個熱情、樂觀、節儉的人。“他就像大哥哥一樣關心我們。”室友高洳鋒說,“他總是很熱情地和我們分享食物,在大家有事時會替我們打掃衛生。”
輔導員蔣超老師說,張坤是個有夢想有目標的人,“我和他年齡相仿,我們交談更像是朋友和兄弟。張坤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會給他一些建議和意見。”
張坤參與了許多課余活動,加入了自強協會和乒乓球協會。他喜歡運動、喜歡鍛煉,積極參加籃球比賽與乒乓球比賽,“我覺得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調整心態。遇到不開心的事,打打球,就好了。”
談及對未來的規劃,張坤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表示想要創業,去從事有市場需求、但還沒有人去做的行業。“我看過許多關于創業的書,最近正在看《富豪是怎樣煉成的》,作者的經歷和我很相似,讓我產生了極大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