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外賣小哥奔跑在城市大街小巷,他們創造了一個年交易額超過6000億元的外賣市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不過,在送餐路上,因為外賣小哥“橫沖直撞”導致的交通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是什么讓他們以生命為代價去奔跑?怎樣才能讓這個“不愿停留”的群體慢下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專題報道《外賣小哥,別再用生命奔跑》本期推出第一篇《外賣小哥,你為啥慢不下來?》。

  央廣網北京4月5日消息(記者唐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外賣小哥”承擔著送餐、送菜、送藥、跑腿等服務,關乎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據研究機構統計,2020年中國的外賣員、快遞員從業總人數已經高達1000多萬人。這個龐大的群體在為人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成為潛在的“交通事故制造者”,一些外賣小哥為了能趕上平臺的配送時間,不時出現逆行、超速、闖紅燈、不佩戴頭盔、與機動車搶行等違法行為。街道上、商場里、樓道中,橫沖直撞的情況屢見不鮮,對行人、車輛以及騎手自身都造成安全隱患。

  路人A:我在北京出行的時候,經常遇到一輛一輛的外賣小哥騎行的車從我身后經過,速度非常快,而且沒有鈴鐺,我經常冒出一身冷汗。

  路人B:橫沖直撞的,我只看到他們騎得快。

  路人C:有的外賣小哥在看手機,突然就一下子沖出來。

  路人D:騎得快,然后還會逆行,就怕出車禍。

  “橫沖直撞”已經成為外賣小哥身上的“標簽”,不過,“與時間賽跑”的確是他們的謀生之道,在他們拼命奔跑的背后,是平臺的效率至上。從顧客下單的那一刻起,平臺就開始根據騎手位置、順路性、在途訂單等情況,決定派哪位騎手接單。平臺一般給騎手的配送時間為每單30分鐘左右,配送范圍5公里以內,理論上,送餐時間綽綽有余。不過,對于平臺來說,時間意味著效率和口碑,也意味著市場占有率。所以,在30分鐘內,騎手會被加派順路單。比如在晚高峰18點左右,某騎手先后接到系統派來的7個訂單,那么他需要在75分鐘內完成7個訂單,平均每單只有不到11分鐘的配送時間,而不是顧客看到的30分鐘。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外賣小哥們便開始了“與時間賽跑”。某外賣小哥告訴記者:“如果超時了,引起客戶不滿意差評,會扣錢的,所以當然會趕時間,有時候甚至是特別趕。自身安全當然重要,但是目前我們是干這種工作的,你必須得滿足客戶的要求。”


遞送人員(圖片來源:CFP)

  “一分一秒”倒計時的配送時間,在時時刻刻給外賣小哥劃出“時間底線”,一旦發生延遲,便意味著差評、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一邊是消費者的催促、平臺的懲罰,而另外一邊,商家出餐速度卻總被忽略。按照平臺和商家的約定,15分鐘是預計出餐時間。但在高峰時段,商家幾乎不能按時出餐。一位外賣小哥無奈地說,平臺不會因此延長時間,而商家出餐慢的后果卻要騎手承擔。某外賣小哥說:“作為騎手,唯一不在我們掌控范圍內的就是商家出餐的問題,有的商家出餐非常慢,但平臺很早地把單甩出來,這樣讓騎手怎么送?”

  互聯網外賣平臺建起的是價值數千億的商業帝國。在數據“狂奔”的同時,是數以千萬計的外賣小哥用生命在“狂奔”。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外賣企業一味地追求效率、成本和利潤,這種顧此失彼的做法,是外賣小哥“慢不下來”的主要原因。“假如需要半個小時,你非要承諾20分鐘能送到,表面上大干快上是提高了平臺的競爭力,顯示了平臺的實力,但是這種實力都是以外賣小哥及廣大公眾的人員安全為代價的,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業績觀。平臺完全以時間論英雄、以業績論英雄的時代應該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