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1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吉拉姆河,印度河的一條支流,全長700多公里,從北向南流經“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河流主干位于巴基斯坦東北部旁遮普省。像這樣的大河這個省有5條,被稱為“五河之地”。守著這么豐富的水能資源,當地電力供應卻捉襟見肘。2014年,中國的盧東升來這里,當地停電的頻率和時長讓他很抓狂。
盧東升:“他們每天基本上是隔一兩個小時就停一個小時電。每天停電的時間有時候是8小時以上,最高峰的時候會接近16小時。這對他們當地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由于電壓不穩,一年時間,盧東升燒掉好幾臺筆記本電腦。燒壞電器還不算最糟的事情:旁遮普省夏季又長又熱,40多度的高溫天幾乎每年都有,然而由于電力缺乏,當地一些地方連電風扇都吹不了,人很容易中暑。在媒體報道中,這里一波熱浪熱死十幾個人的情況也并不罕見。
盧東升來這個缺電的地方干什么?其實恰恰就跟“電”有關。他是三峽集團旗下三峽國際一名項目人員,較早前,三峽集團和巴基斯坦方面達成協議,要在吉拉姆河卡洛特村附近建設一座水電站,就叫卡洛特水電站。盧東升被派到這里來建電站。他剛一來就接手了一個棘手任務:負責征地拆遷、移民安置。全球拆遷戶都一樣,總希望補償越多越好,而且當地還有一個讓人頭疼的地方。
盧東升:“他們的家庭分布也比較有意思,因為他們很多是一家子人住在一塊,結了婚也不分家。在一個房子或者幾個房子里面,你不能確定到底有幾戶人家!
最夸張的情況,一戶人家竟然有80多口人,按一戶來補,村民們不同意;每個人都補,公司利益受損。盧東升和公司商量,想了一個兩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把已婚人士和18歲以上的人單獨作為戶主,給予額外補償,受到村民認可。后來他去村民家收集意見時,在德高望重的村長家遇到暖心一幕。
盧東升:“村長年齡大了,身體不太好,那天他可能有點不舒服,但聽說我們來了之后也非常激動,人本來在床上躺著,非要起來跟我們一起聊,然后拉著我們一起在家里喝茶、吃飯,讓我感覺當地人對中國人非常友好。”
盧東升他們的拆遷工作還有很多故事。當時搬遷的時候,涉及到一些墓地。根據當地習俗,去世的人不可以再見到陽光,這該怎么辦?卡洛特電力安全總監張向軍說,他們最后征得村民同意,決定太陽下山后才搬遷。
張向軍:“所有的墳墓都是晚上搬遷,就是尊重當地人的風土人情,包括文化,就是說盡最大可能去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
由于措施得當,兩年時間,移民搬遷順利完成。在中巴高層的推動下,2016年,卡洛特水電站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下首個大型水電投資建設項目,也是絲路基金成立后投資的“第一單”,正式動工。
工地里施工繁忙,工地外的“巴鐵”們則在翹首以盼。施工人員經常碰到打聽水電站建設進展的巴基斯坦人。
水電站建設人員:“有的時候出去買東西,別人會問我,Chinese brother,你是在這邊做什么的呢?我說我是建電站的。這些‘巴鐵’兄弟一聽說我們是建電站的,眼前都一亮,就是那種很殷切的期盼,說你們來建電站太好了,我們這邊就是缺電,老問我這個電站什么時候能建好。”
除了修建水電站,盧東升、張向軍因為“一帶一路”建設與巴基斯坦人交往的故事還有很多。去年2月,卡洛特電力投資的“霍拉醫療所改造項目”正式開工,這是一個社會責任項目。同時建設的還有學校等其它設施。張向軍記得,當時附近村子的一所學校校舍已經破舊不堪,學生們只能到大樹底下上課,一下大雨就被淋得到處跑。直到新校舍啟用,學生們才不再遭罪。
張向軍:“在移交學校的時候,我們公司自發為他們捐贈了一些書籍、書包,當他們拿到這些書籍、書包的時候,愉悅的心情無法表達,通過老師和學生的眼光,就能看得出來!
這些年,在大大小小的工程中,盧東升、張向軍這些中方建設人員已經和當地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每逢兩國傳統節日,會相互打電話、發信息問候,見證著“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盧東升:“我們去老鄉家里,他們給我們送過當地比較著名的鹽燈,還有一些他們當地出產的小銅器,還有一些木頭盒子之類的。東西雖然不值錢,但是人的心意非常關鍵,非常重要,這種感覺還是非常感動!
卡洛特水電站在去年實現吉拉姆河截流后,如今還在加緊施工。兩年后,一座宏偉的大壩和電站將拔地而起,每年為巴基斯坦提供32億千瓦時清潔電能,解決500萬人的用電問題。資方運營30年后,水電站將無償移交給巴基斯坦政府,繼續書寫“一帶一路”上的中巴友誼和互惠互利。
絲路基金董事總經理羅揚:“我們是重視中長期可持續的。所謂中長期就是有些機構可能它就是賺了一把就走了,我們是一定要考慮對方,對方也要有利,所以就是說一定要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