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專家:一線城市房價若打八折剛需族可入手
2014-06-26 10:54: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導讀】呼和浩特取消樓市限購鬧“烏龍”,發文宣布居民買房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數查詢證明之后,相關文件又被收回。《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先發后收”不謹慎,傷害政府公信力。
央廣網財經北京6月2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取消限購"一日游"的"烏龍劇"再次上演。呼和浩特市政府相關部門發布文件宣布取消限購,從而成為正式發文確認取消限購的國內第一城。不過,露面沒一會兒,這份文件就默默地從網站上消失了。更妙的是相關負責人的回應,這份政府文件有兩個字打印錯誤,需要重新發布。直到現在,昨天發文的呼和浩特市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的網站,也還沒發布新版的文件。改兩個字真有這么難嗎?與呼市政府的糾結相對應的是,當地樓市已經異常嚴重的庫存積壓,可售面積正持續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住宅僅成交1944套,而銷供比則只有0.37。這更突顯了呼市政府救市之迫切。不僅是呼和浩特,目前,全國多地都面臨房地產下行對地方經濟所帶來的沖擊。也不僅是呼和浩特大擺烏龍,此前已經有多個城市被傳出要取消限購,但最終都沒有最終形成文件正式執行。樓市限購要不要取消?能不能取消?哪些地區可以取消?哪些地區不能取消?回答這樣的問題也許真的比較復雜,有難度。一些地方政府也因此像羞答答的大姑娘,扭捏、糾結、欲罷還休。但無論如何,發布取消限購這樣重大的消息,以"打錯了兩個字"之類的理由先發文后收回,不但不會促進當地樓市的健康發展,更再次損害政府的公信力。
經濟之聲:前面我們說到,今年以來,限購取消風聲越來越高,杭州、無錫、溫州以及廣東等地紛紛傳出限購取消的信息,但都表現得猶抱琵琶半遮面,像呼和浩特這樣直接取消二套房限購的城市并不多;蛟S是輿論壓力巨大,這一通知在上網半天之后便夭折。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經濟學者馬光遠說,面對天量庫存和低迷的成交量,地方政府目前的心態非常微妙,像呼和浩特政府這樣決定之后又稱印錯字的行為,對自身的公信力是很大的損害。
馬光遠:目前情況下,很多城市房地產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庫存。呼和浩特年初時候的庫存已經達到1760萬平,在全國高居第一。如果按照它6月初的銷量,恐怕要消耗40多個億。在這種情況下,限購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必要。因為房子太多了,一方面沒有投資價值,另一方面如果別人買得多也不影響居住需求。所以,明確發了文,又撤回去說有兩個字錯誤,這對整個政府的公信力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經濟之聲:中國有一句俗話,槍打出頭鳥,這也是地方政府目前的心病根結所在。第一個取消限購,似乎就意味著要擔上第一個救市的“罪名”,意味著又要抬高房價。那么,地方政府害怕的這桿槍是誰在舉著?是中央政府?還是社會輿論?馬光遠分析,地方政府面臨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在于自身。
馬光遠:目前地方政府在房地產問題上心態非常復雜。既想救,整個房地產投資也好、銷售也好,整個市場的下滑對地方經濟來講影響非常大。但是又怕外界壓力非常大,比如一旦取消限購之后,特別是如果是第一個取消限購的壓力非常大,誰也不愿意承擔要救市的罪名。
從中央層面來講的話,不應該有太大的壓力。因為政府工作報告里都已經很明確各個城市按照自己的情況分類進行調控,也就是已經把調控的權利已經下放給地方各個城市了。在這種情況下,主要的壓力還是地方政府自身。而這種心態,就是不正常的出發點,事實上影響了它作為政策的中立者應該持有的客觀的立場。
經濟之聲:目前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地方政府從公積金政策放松、放寬購房落戶、價格下調干預、購補貼或契稅減免等方面展開微調救市,但住宅成交仍維持低位,意味著地方政策密集微調效果甚微。馬光遠提醒,房地產市場迎來拐點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明智的地方政府應該盡快調整好心態,這樣有利于制定出更加客觀合理的樓市政策。
馬光遠:房地產的轉折點已經很明確無誤的已經到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地方庫存消化期那么長,第二個銷量在下調,投資在下滑,留下房地產的資金也在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政策當然應該調整了,不是要選擇什么樣的臨界點,而是有沒有站在一個客觀公立的角度去制定房地產的政策。
經濟之聲:像呼市一樣,目前很多地方經濟發展不盡如人意,很多城市的工業投資都明顯萎縮,在消費刺激短期難以奏效的情況下,加大對房地產的消費和投資的刺激成為一個重要選擇。未來,必將有更多城市選擇取消限購。但是,限購就一定可以拯救樓市么?已經擁有自主權的地方政府究竟應該如何為自己量身定做有效的樓市政策?現在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已經在線上,我們和他繼續探討,取消限購您覺得像呼市這樣的城市能不能挽救樓市?
楊紅旭:暫時的話不會有很大的效力。因為像呼和浩特這種城市主要是庫存壓力比較大,就是前幾年的話開發過度,房屋供應量比較大,而本地需求又不夠旺盛,尤其是今年以來樓市降溫之后這種地區比較明顯,所以導致消化周期比較長。
按我們的統計,去年底我們統計的全國35個大中城市的住房消化周期,呼和浩特是排在第一位的,需要37個月才能消化完畢。對這種城市即便取消限購,現在對樓市影響并不大。當然這個信號是比較明顯的,就是說地方政府不愿意在過去一樣一刀切的進行所謂的限購限貸限價等行政干預手段。所以,短期效果不明顯,但長期是釋放一個好的信號。
經濟之聲:那您覺得咱們再從地方政府角度來看,他應該怎么給自己量身定做一個比較合適的政策,才能夠真正的救樓市呢?
楊紅旭:地方政府首先要擺正心態,就是城市發展不能過于依賴房地產,這個必須要明確這一點。第二要對房地產發展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規劃,比如說保障房必須要到位,這樣的話,棚改房城市改造應該是積極的推進。第三對于新城區要發展要適度,不要過于盲目的發展遠郊新城,這樣容易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
第四要保護真正的剛需自主需求,就是第一套和第二套都要進行改善,需要進行保護,不僅是有相關的限購取消,而且要對于相關困難群體的住房補貼。比如貸款能不能減息,能不能支持一些小新城購房,而這個要出臺一些措施進行支持和扶持。
最后,對投資投機需求,尤其是投機需求還是要進行抑制。隨著我們的住房信息的聯網,我們的棚改統一更新支付的網站,隨著我們的房地產稅的立法,我認為是要加大對于投資性需求的抑制。只有這樣的話才能夠使整個經濟結構,政績觀,包括房地產的一些依賴程度有所降低,從所謂的保證民生維護市場秩序方面去著眼,去布局。
經濟之聲:另外您簡單說一下,剛需現在要不要入市?
楊紅旭:剛需的話就呼和浩特,我認為可以等一等。
經濟之聲:剛需也可以等也不急著買。
楊紅旭:對,就是說等到下半年我們再看。
經濟之聲:其他城市呢?
楊紅旭:像一些一線城市,市場比較強的城市的話,剛需是沒必要等的?吹揭恍潜P正在促銷,打個8.5折,打個8折其實就可以考慮了,因為過往的經驗是只要折扣達到8折的話就可以入手。
編輯:賈國強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熱門圖片
央廣網官方微信
央廣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