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特別策劃《新格局 新動力——經濟之聲對話經濟學家》,21日推出:發展數字經濟亟需破解哪些新課題?——對話: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

  記者:“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這兩個專業名詞您是怎么理解的?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方面,您覺得我們有哪些具體的路徑來實現?

  巴曙松:產業數字化,我的理解就是實體產業要結合數字經濟的特征,運用它的新工具來實現數字化轉型。比如新能源汽車,大家認為比較傳統的產業結合數字經濟,用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來實現數字化轉型。再比如現在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車公司特斯拉,如果通過結合數字經濟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自動駕駛之后,它就變成了一個高度數據化的移動辦公空間,用戶在上面可以通過一個大的顯示屏處理日常事務,它將成為很多流量的一個入口。

  能不能實現?我們拭目以待,但是至少大家是這么預期的。很多產業都會經歷這么一個數字化的轉型,即產業數字化。而數字產業化是說數字經濟本身就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它會帶來很多相關新基建產業的投入。根據相關的預測和研究報告,我們看到,有預測說2019年到2024年就產業互聯網相關投入應用帶來的GDP增量,能占到整體GDP增量的13%。

  這就是圍繞投資數字經濟、帶動相關投資而形成的數字產業化,它慢慢地變成了帶動整個經濟增長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在其它產業受到疫情沖擊的時候,它成為了支撐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產業和增長動力。

  記者:中國數字經濟現在在全球發展的規模僅次于美國。從您的觀察來看,您覺得我們未來數字經濟發展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巴曙松:我們存在的問題有幾個方面,比如數據,怎么明確它的權益歸屬?比如用戶上網購物買賣的行為,這些數據本身是用戶自己交易產生的,但現在權益的歸屬是由交易平臺所擁有,就有可能形成平臺對數字經濟時代數據的一個壟斷。是不是應該考慮消費者自己也要享受這一部分數據的權益歸屬?同時,越來越多的交易通過網絡進行,從線下向線上遷移,所以網絡安全就變得非常重要。

  再者,互聯網天然有一個特點——“贏者通吃”,容易產生數據壟斷。一旦形成了依賴和壟斷之后,往往就是先用低價補貼市場,擠垮同行,然后再不斷提價。怎么防止這種壟斷行為?要防止這種“贏者通吃”的數據壟斷,需要保持數據的開放性和競爭性,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消費者在數據平臺面前的弱勢地位。

  同時,數據經濟有一個特點——天然的開放性。在通過電商平臺進行跨國交易的時候,必然涉及數據的跨境流動。怎么建立好跨境流動之間的法律法規、監管制度、權益保護,協調數據跨境流動之間的相關問題?我覺得這都是數字經濟快速成長在帶來經濟增長動力、促進轉型的同時,給我們提出的新課題。

  總策劃:楊春陽

  監制:柯成韻 韓志峰

  記者:李碩 唐明

  主播:楊富江 李羚瑞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