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7萬億元逆回購到期 央行稱流動性基本穩定
央行暫緩續公開市場操作,并不代表會成為趨勢;面臨流動性集中到期,央行將通過多種日常工具釋放流動性
面對本月超過萬億元的逆回購資金扎堆到期,央行仍選擇“按兵不動”。《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央行2月8日發布公告稱,再次暫停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這已是央行連續第四次暫停常規公開市場操作。
對此,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央行動用多個工具和手段保障春節前現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甚至還考慮了節后的流動性預期,因此,春節后的流動性壓力本身就沒有節前大,央行暫緩進一步操作實屬正常。
對于連續四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央行都給出了相同的解釋:“隨著現金逐漸回籠,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暫不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整個2月份,公開市場到期逆回購規模將達1.73萬億元。另外,1月20日下午,央行宣布啟用“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向特定大型銀行提供了28天期的流動性,對此,機構預測將釋放資金約6000億元,這筆資金也將在下周到期。再加上,2月15日、19日分別有1515億元和535億元的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預計今年2月份,流動性到期回籠資金約2.5萬億元。
此外,本周公開市場共有6250億元逆回購到期,下周有9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整體來看,未來兩周市場面臨的資金到期壓力巨大。
對此,溫彬認為,當前央行暫緩續作公開市場操作,并不代表會成為趨勢。短期來看,由于1月份外匯儲備降幅有所收窄,未來外匯占款負增長或有所緩解,因此,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壓力將有所減輕。不過面臨流動性集中到期,央行將通過逆回購、MLF、SLF等多種日常工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另外,2月3日,央行將7天逆回購利率上調了10個基點。此舉被市場普遍解讀為貨幣政策轉向的標志。
對此,興業銀行、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事實上,逆回購利率的上調在歷史上并不少見。除本次變動外,自2012年以來7天逆回購利率出現過4次上調。細觀歷史,逆回購利率的上調往往與防風險、去杠桿等有關,且都發生在經濟增長暫時無虞的時期。逆回購利率直接影響銀行間流動性,且方向轉換更為靈活,使貨幣當局能夠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進退自如。本次逆回購利率調整是在1月份高信貸現象面前,為呼應中央部署、引導市場預期、防范資產泡沫而必須做出的一種宣示性行為。然而,在經濟企穩基礎仍不穩固的背景下,當前貨幣政策不具備進行方向性轉變的基礎。
民生證券研究報告顯示,近期信貸投放較多,帶來調控壓力。2016年12月份人民幣新增信貸大超預期,預計2017年2月份將延續較快投放節奏。而通過調升操作利率,可以抬升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限制銀行放貸能力,維護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并通過對金融市場中資金杠桿的抑制,平衡信貸超預期增長帶來的整體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