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普洱茶因具飲用價值、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于一體,近年來深受消費者喜愛。今年普洱茶頭春茶采摘季剛剛結束不久,但在茶葉店鋪里,各種號稱幾百年的古樹茶已琳瑯滿目。
有媒體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經過多年發展,普洱茶價格不斷被炒高,由此也引發行業亂象叢生。比如一餅357克的班章,經過銷售商更換上“華麗的外衣”,身價立漲十幾倍。
不僅如此,近兩年,普洱茶圈更是拍出“天價古樹茶”。2017年3月,一棵號稱有1280年樹齡的老班章“茶王樹”,頭春價格一度創下32萬元一公斤的天價;而在今年,這一紀錄再次被刷新,市場上傳出“茶王樹”、“茶皇后”頭春茶分別被以每公斤68萬元、46萬元收購。
對此,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表示,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這種背景下,幾十萬元一公斤的茶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飲用需要所對應的價格,這其中炒作嫌疑非常高,應該堅決抵制。
在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看來,《價格法》規定,我國實行三種價格形成形式,包括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經營者自主定價,即市場定價。對于非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一般是放開的,按照市場價格賣。但是惡意操作的人如果虛標價格、虛標產量或捂盤惜售,涉嫌搞價格欺詐,物價部門就要對其進行監管。
數據顯示,2017年云南省普洱茶產量13.9萬噸,古樹茶產量不超過5000噸,占比不足4%。然而,市場上普洱茶包裝多數都打著名山古樹、老樹、大樹的字樣,唯獨不見小樹茶。對此,邱寶昌認為,一方面,就茶商而言,普洱茶協會要珍惜品牌,引導普洱茶的經營者誠信經營;市場監管部門要對擾亂市場、虛構事實、不正當競爭、損害消費者權益、搞價格欺詐的行為進行查處。另一方面,應建立消費者舉報和同行舉報獎勵制度。茶葉相當于食品,其安全問題、質量問題也應納入監管,得到重視。
胡鋼也表示,中央提出要重點打好三大攻堅戰,其中第一條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系統性金融風險。如果茶葉,特別是所謂的古樹茶,經過炒作衍生出強烈的金融風險,就會給各方造成損失,因此要提前做好防范性工作。相關監管部門要做到事前事中監管的有機銜接。
那么消費者在選購普洱茶時應該注意什么?遇到問題時又應如何維權?邱寶昌建議,消費者要科學消費、理性消費。如果消費者在普通市場中,買到了價高質次或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普洱茶,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如果涉嫌價格欺詐,可以向價格主管部門投訴。同時要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比如很多茶葉都是可追溯的,如果不能追溯,消費者最好不要買。
胡鋼補充說,類似普洱茶等非標準化的商品,建議利用技術手段使消費者更加安心,比如對生產流通全過程的參與者的相關信息進行完整記載,以更好實現其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另外,往往茶葉更多是靠專家來品鑒,胡鋼建議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建立相關的信息化的專家系統,使對茶葉等級品種的鑒定更加數據化、精準化,使消費者的選擇權、知情權也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