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在現場發掘。直播截圖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記者萬建輝)4月29日,湖北省考古研究院開啟天門石家河遺址新一輪的考古發掘,對一片稻田間的800平方米新石器時代建筑基址展開發掘,以期判斷其是否是宮殿型建筑,最終為綜合分析石家河文化的社會組織結構提供依據。當日上午,央視頻、湖北文旅之聲全程直播了重啟發掘現場和天門市博物館館藏石家河遺址近年來出土的珍貴文物。

發掘房子判斷當時是否出現了“王”

發掘現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正埋頭揭去遺址表土。現場架起了工作大棚,可以看到地面多個方方正正的“探方”,工作人員用專業考古鏟一層層刮去潮濕的土層。

石家河遺址位于天門市石家河鎮,地處江漢平原北部與大洪山南麓結合處的山前地帶,由40處遺址點組成,總面積8平方公里。

1954年石家河遺址被發現后,已歷經多次考古發掘,發現、確認了譚家嶺城址、印信臺大型祭祀區、譚家嶺高等級玉斂葬、三房灣專業制陶作坊等重要遺址區。目前考古界已判定,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已發現的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等級最高的史前聚落遺址群,距今6500年開始有人類居住生活,距今4300年左右達到鼎盛時期。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天門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石家河遺址出土文物。

負責現場發掘工作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曉楊介紹,今年,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項目的支持下,湖北再次啟動這項工作,進一步探源中華文明。

此前發現了大量玉器、陶器,包括祭祀場所、制陶作坊和制玉作坊等相關跡象,都可以佐證石家河城址是長江中游文明中心,但依然缺乏一些大型建筑(宮殿)和大型墓葬的發現。令人欣喜的是,此次重啟發掘前工作人員在清理此處表土的時候,一處明顯的房屋遺跡露了出來,不僅有湖北地區史前建筑特色的紅陶土,且墻基達50到60公分之間,遠超過了小型房屋的厚度。

石家河遺址出土玉器。 直播截圖

連體雙人玉玦。直播截圖

玉鷹。直播截圖

李曉楊表示,這次發掘,就是要把整個房子的走向,把整個房子的大面積揭開。看房子有多大,房子的布局是什么樣子的,然后進一步解剖它,了解它的功能性質。進而把當時社會聚落形成的方式和形成的過程了解清楚。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曉楊在發掘現場。直播截圖 

到目前,石家河遺址發現了大批陶器、玉器,但還沒有發現與王權有關的禮器,因此此次對建筑的發掘,有助于判斷當時聚落社會組織形式中是否出現了“王”。

工作人員把探方里的表土清完,把平面刮清楚,把遺跡現象劃分清楚,才能更好地把遺跡,包括古代的信息,包括建筑方式判斷清楚。

石家河文化是三星堆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源頭

考古人員2015年11月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區域的譚家嶺遺址尋找大型建筑遺跡時,意外發現9座甕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隨葬,共發現各類玉器240余件。此前,石家河遺址群曾發現過兩批201件玉器,不少被國家與湖北相關博物館收藏。

央視頻直播中,把鏡頭切換到天門市博物館。天門市博物館館長鄧千武逐一介紹了2015年在石家河遺址出土的這批重要玉器,包括玉人像、虎座雙鷹佩、玉鷹、連體雙人玉玦等。

天門市博物館館長鄧千武介紹館藏石家河遺址出土文物。直播截圖

其中的玉人頭像,闊耳、大眼,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三星堆的青銅大立人。長江日報記者為此專門請教湖北省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方勤表示,石家河遺址出土具有三星堆人物特征的玉器不只一件,除突出的眼睛因玉石料不好雕琢外,其他面部特征確實有相像之處。從時間上說,石家河遺址出土的玉人頭像距今4000年,三星堆青銅大立人距今3300年左右,同為長江流域的人類文化,石家河文化產生在前,對三星堆文化是有影響的。

兩個文化中的人頭像都有“順風耳”“千里眼”,符合古人對想象中的“神人”的設定。石家河文化中的玉器頭像,也有和真實人接近的,它是祖先神,另一類就是和三星堆人像接近的,它有意變形夸張,造出這樣的“神人”,用于祭祀,與天溝通。

方勤說,石家河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源頭,也是楚文化的重要源頭。

天門市博物館收藏的連體雙人玉玦,為雙人首共一蛇身形象,人首皆戴頭冠,耳部飾S形簡化蛇,該玉玦是石家河先民對蘊含通天通神能量的某種信仰的體現,也是人首蛇身傳說的最早實物證據。

石家河遺址出土的玉人像。

另一件虎座雙鷹玉佩,整體造型是兩只鷹立于“介”字型的祭臺兩側,鷹下面的造型更為抽象,推測是神獸老虎,也可能是神鳥貓頭鷹的側面圖像,甚至可能是神人的正面。中間的挖空部分為“蛙”的造型。專家認為這件玉佩寓意為巫師通過天空的主宰“鷹”將神獸、神鳥、或神人的靈魂帶向天界,是祭祀過程的一種神圣愿景的表達。

石家河遺址出土的玉鳳,現藏國家博物館。

神鳥是石家河遺址出土玉器常見的題材。1955年出土于石家河遺址的玉鳳,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它距今約4800年至4400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玉器。這件玉鳳采用減地陽刻法,體現了高超的玉器制作水平。

石家河文化出土的這只玉鳳是目前所知較早的鳳形象,其造型影響了中國后來幾千年鳳鳥藝術的發展,這件文物因此有著“中華第一鳳”美譽。

方勤說,玉鳳在紅山文化中也有,比石家河遺址玉鳳早,但它是具象的,像天鵝,或一只逼真的鳥。石家河玉鳳是抽象了的鳥,形象飽滿,尤其神奇的是,它與現代中國人想象描繪出的鳳的形象特別接近,與楚文化中的鳳也接近,而鳳是楚文化中重要的圖騰。

編輯:朱娜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