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北京推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 去年新增養老機構等23個

2018-04-27 07:38:00來源:北京晨報

北京推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去年新增養老機構等23個

  拆違騰退空間變免費早教平臺

  西城推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 去年新增養老機構、入托中心等23個

  新街口外大街甲8號院西側一排底商中,有一家“店”大門口站著兩名保安,任何人要進門必須先穿上鞋套。享受如此“安保”級別的不是別人,他們是德勝街道兩三歲大的寶寶。4月初,這家德勝嬰幼兒早教平臺新北店剛剛開業,為7-48個月大的嬰幼兒家庭免費提供科學養育指導,幫家長成為寶寶合格的啟蒙老師,讓寶寶快樂健康成長。家長熱盼的“早教平臺”開業歸功于西城區的民生工作民意立項工作。“離紅墻最近和百姓最親”,近年來,西城區不斷提升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升城市溫度,讓百姓有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人物故事

  為寶寶搭建

  免費安全早教平臺

  德勝街道計生辦主任吳紅今年47歲,在計生辦工作有7年之久。她自己的孩子已經上高中,正是學業緊張之時,但她的關切卻更多傾注在街道的低齡“寶寶”身上。

  “全面二孩”后早教需求旺

  “北京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德勝街道每年新生兒約有1200人。平時有一些懷孕的準媽媽居民來街道辦事兒,我和她們聊天時了解到,產后育兒問題讓她們有點犯愁。”吳紅發現,街道有很多雙職工家庭,全職媽媽少之又少。父母平時上班有心無力,寶寶只能坐在小推車里,跟著老人和保姆在公園里曬太陽,既沒有同齡小伙伴相互玩耍,也沒有大人與之交流。“社會上的早教課程價格昂貴,一節課就二三百,很多家長覺得負擔挺大的。”地區孩子的“早教”難題成了吳紅心頭一件大事,場地資源、教師資源去哪里找,成了每天盤桓在她腦中的問題。

  吳紅說話柔聲細語,干起事兒來卻頗有魄力。在她的推動下,2015年起,德勝街道開始在有條件的社區探索早教模式。“此前的兩個早教班位于德勝里一區8號樓和大井胡同,不足20平米的房子每次只能容納6-8個家庭上課。”隨著參與的家庭越來越多,活動場地顯然捉襟見肘。在意見調查過程中,家長反映早教班點位少且沒有廁所,孩子們如廁都不方便。家長們都迫切希望能有一個面積大、設施全的早教班。

  拆違騰退空間建早教平臺

  近兩年,全市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吳紅說,新外大街這邊以前就是一排門臉房,有賣衣服的,開理發店的,面積小的只有兩三平米,轉個身都困難。有的商戶開墻打洞,外接出違建用于經營。此次違建拆除后,正好騰退出一些空間。

  騰退空間用來做什么?德勝街道進社區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大家呼聲最高的有三樣:養老、買菜、育兒。“以此為契機,我們趕緊聯系了產權方中航物業,租用了225平米的騰退空間,去年8月起開建最大的嬰幼兒早教平臺。”為了讓寶寶們在溫馨安全的環境中享受高質量的教育,吳紅除了親力親為聯系裝修事宜,還專門和西城區教委了解早教機構資質。最終街道通過代理進行招標,中標的是有備案有資質的正規教育機構——西城光華培訓學校。

  場地比過去大了十倍,也有了衛生間,家長對課程還有哪些建議?吳紅再次征求了家長們的意見。此次有家長反映,此前的兩家早教班面向7-36個月大的孩子,但9月之后出生的孩子到了三歲卻無法上幼兒園,同樣需要早教課程。吳紅采納了家長的建議,如今早教平臺拓展了36-48個月的課程,讓無法上幼兒園的孩子也能在平臺得到教育。

  目前,在德勝地區居住或上班的家長,都可以到社區開具聯系單后,通過微信公眾號報名選課,并在三家店中擇一就近免費上課。德勝街道已經有300多名嬰幼兒報名參加了課程。

  家長滿意是工作最大動力

  吳紅說,7-48個月大的孩子共分為7個階段,每階段有不同的課程。平臺后臺可以看到每個月齡段的孩子數量,老師據此合理增減課程,并在每周日下午發布課程。“一個教室能容納十個孩子,稍晚報名的孩子需要等位,一旦報名的家長有事兒去不了,平臺將按照報名順序通知等位的家長和孩子,盡量保證學習名額不浪費。”

  吳紅加入了早教家長群,想再聽聽家長的反饋。群里每天丁零零響個不停,有的家長為早教班點贊,也有個別家長晚上十點發出質疑,為何自己屢次報名沒有報上?“對此,我們也會特別耐心地解釋,并幫助家長解決實際問題。每周日放課時,系統確實會有短暫擁堵,為了保證教育公平,我們會確保從未參加過的嬰幼兒優先上課。同時,針對等位家長較多的課程,我們會調整增加一兩節課。”

  早教工作做了三年,一些參加早教課程的孩子如今上了幼兒園。家長們欣喜地告訴吳紅,他們的孩子入園后適應快,融入好,比同齡孩子更善于和別人交流。新參加早教課程的家長也慢慢發現,孩子回家后會唱所學的兒歌,玩完玩具會收拾起來物歸原位。“家長們的話,讓我很欣慰,覺得自己干了件有意義的事兒!居民的滿意就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

  ■現場探訪

  居民帶娃上課

  只需步行10分鐘

  12-18個月大的孩子通過手指熟練配合增強“形狀認知”,37-42個月大的孩子體驗花地鼓等非洲打擊樂器……在裝飾一新、色彩亮麗的嬰幼兒早教平臺,四個教室課程異彩紛呈,向孩子們展開了探索世界的大門。居民何先生帶著孩子來上課,從家步行到平臺只用了10分鐘。

  “時間地點都挺方便,周三至周日上下午都有課,平臺環境也讓我滿意。”何先生贊道,由于早教平臺臨街,為了孩子安全考慮,街道雇傭了兩名保安、一名保潔人員。孩子放學后,他們每天會擦拭地板,并對玩教具進行紫外線消毒。老師每天會給孩子測量體溫,并進行手部消毒,家長進入也要穿鞋套。“房間安裝了通風系統,還設置了4臺空氣凈化器。”

  安全舒適的環境、正規的師資,完備的玩教具,這樣的早教平臺,家長需要支付多少費用?答案是——免費。何先生說,“我了解到,社會上的親子班4個月20節課,費用將近7000元。街道免費開辦的早教平臺,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吳紅說,政府租房每年支出49萬,讓早教機構沒有房租壓力,以公益價格上課。每年購買課時外加場地水電氣等費用,政府每年再支出100萬。家長上課無需繳納任何費用。

  在嬰幼兒早教平臺的南側,相鄰的養老驛站和便民菜站同樣是根據居民意愿利用騰退空間建設的。4月4日,德勝街道舉行評議會,新北、新明兩個社區的40名居民代表參加,大家對早教平臺、養老驛站和便民菜站給予一致好評。

  ■背景鏈接

  專門出臺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指導手冊

  拆違后騰退出來的空間怎么利用?西城區德勝街道深化“紅墻意識”,把發展高品質的生活性服務業作為服務民生之要。近兩年,街道通過疏解低端業態、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開墻打洞,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街道還通過居民議事會、問卷調查等形式聽取居民意見,將騰退空間和房屋回租,用于建設便民服務設施,解決了居民反映的“老大難”問題。

  德勝街道的案例是西城區民生工作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西城區委、區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紅墻意識”為引領,全面建立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 “為人民服務,是紅墻意識的直接體現。”西城區區長王少峰說,為百姓辦實事,更要聽取他們的有效建議,既提高問題解決的精準度,也增強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度。

  西城區社工委書記、社會辦主任李薇說,一年多以來,西城民生工作民意立項工作共計完成132個民生項目,涉及住房條件改善、公共設施、社區管理、社會服務等領域,形成西長安街靈境胡同老樓加掛電梯項目、大柵欄前門西河沿街亂停車治理項目、廣內老墻根百姓生活服務中心項目等一系列品牌項目。去年,西城運用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實施項目中,新增的養老機構、入托中心、百姓生活服務中心數量共23個。

  今年,西城區專門出臺了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指導手冊,按照不同的民生工作類型,畫出了民意立項的流程線路圖。指導手冊將民生工作分為民意征求型、民需申報型、民情推動型三類,并制訂出了相應的規范。

  ■記者手記

  民生工作要問需于民

  記者采訪當天,相隔不遠的嬰幼兒平臺和養老驛站都響起歡快的樂曲聲,一邊是牙牙學語的寶寶扭著小屁股跳舞,一邊是精神矍鑠的八旬老人在做保健操,同樣的紅暈出現在他們的臉龐上。孩子和老人是每個家庭的“甜蜜負擔”,解決了“一老一小”的后顧之憂,整個家庭的幸福感都會提升。

  德勝街道利用拆違騰退空間建嬰幼兒平臺和養老驛站,是實實在在的接地氣、順民意之舉。西城的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使居民擁有知情權、選擇權和相當程度的決策權,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晨報記者 張璐/文 史春陽/攝

編輯: 曉凡

北京去年新增養老機構、入托中心等23個

北京推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 去年新增養老機構等23個,在嬰幼兒早教平臺的南側,相鄰的養老驛站和便民菜站同樣是根據居民意愿利用騰退空間建設的。德勝街道利用拆違騰退空間建嬰幼兒平臺和養老驛站,是實實在在的接地氣、順民意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