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子俊)25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無廢城市”建設總體安排。記者從會上獲悉,全省已印發相關工作方案,探索建設“珠三角無廢試驗區”,并鼓勵粵東西北各市同步開展試點工作,并且目前全省在固廢處置設施建設、監管制度上已取得一定成效,為“無廢城市”建設打下基礎。
“無廢城市”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陳金鑾表示:“‘無廢城市’建設的遠景目標是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和處置安全!
2019年4月,深圳市入選全國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為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廣東已印發《廣東省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設“珠三角無廢試驗區”,將珠三角所有城市納入試點范圍。同時,鼓勵粵東西北各市同步開展試點工作,探索廣東經驗。
《工作方案》明確試點目標是:到2023年底,各試點城市在推行綠色工業、綠色生活、綠色農業,培育固體廢物處置產業,推行固體廢物多元共治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水平全面提升、危險廢物全面安全管控、主要農業廢棄物有效利用。無廢試驗區協同機制初步建立,區域聯動不斷加強、合作更加廣泛深入。
為何要設置這樣的試點目標?陳金鑾表示,是重在促進各種“無廢城市”建設模式的探索。比如,深圳市作為國家試點,要初步形成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的發展模式。而珠三角其他城市,要重點在綠色工業、綠色生活以及固體廢物處置產業、固體廢物多元共治方面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對于粵東粵西粵北城市,則因地制宜在綠色園區、綠色礦山、綠色農業以及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等方面探索。
■相關
深圳試點“無廢城市”經驗分享
隨著廣東各地發展,工程建設產生的建筑廢棄物體量龐大,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難題。深圳作為國家試點的“無廢城市”分享經驗,通過制度設計進行源頭減排、資源化利用工程渣土、區域協同等,應對建筑廢棄物。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和化學品處處長林衛強介紹,建筑廢棄物一直是深圳面臨的大問題。2020年,深圳全市建筑廢棄物的產生量日均達到40萬噸左右,占了全市固體廢物產生量的90%。
深圳的首推源頭減排,印發《建設工程建筑廢棄物排放限額標準》,在國內首次明確各類建設工程的建筑廢棄物排放限額、減排與綜合利用設計和驗收要求。
“簡單來說,就是根據施工工地的面積和類型等,對外運土石方進行總量控制。”林衛強表示,有了明確規定,相關單位就會在設計、施工安排等方面進行平衡。以限額排放制度為引領,推動發展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筑,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699萬平方米,新建民用建筑綠色建筑達標率100%。
同時在深圳,地鐵施工產生的工程渣土和泥漿非常多,占建筑廢棄物70%,而這些都是干凈的砂泥。因此,深圳高標準建設一批工程渣土、砂土分離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分離出砂子和粗顆粒骨料供應市場。而對于剩下的泥土,則探索免燒結制磚技術、高效燒結、低排放燒結技術等來解決,推動工程渣土就地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