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佛山3月18日消息(記者 夏燕)一粒種子改變世界。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

  上個世紀80年代,原產北美的加州鱸魚被引進我國。2010年,相關部門選育出“優鱸1號”,推廣之后在全國養殖面積目前已超過10萬畝。但如今,這些加州鱸魚又存在種苗退化,存活率下降的問題。

  3月17日,首屆中國加州鱸產業鏈年會暨第四屆中國加州鱸產業論壇華南站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對加州鱸魚苗培育、產業鏈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如何打好種業翻身仗?記者從中嗅出了答案。

 

俯瞰九江鎮加州鱸魚養殖基地。(央廣網發 通訊員陳國杰供圖)

 

  破解農業“芯片”卡脖子

  作為“中國淡水魚苗之鄉”,九江鎮與魚苗的故事可追溯到500多年前。明代初年,九江鄉取得了朝廷裝撈魚花的專利。明中期至清中期,九江魚花魚苗已遠銷黃河以南的廣大淡水魚養殖區和臺灣乃至東南亞各國。

  “九江魚花產業文化底蘊深厚,留傳了寶貴的傳統技藝和集體記憶。”佛山市南海區九江水產協會會長陳杰明說。

  正是得益于長久以來在魚苗培育經驗上的積累,1984年,九江鎮引進加州鱸魚養殖后,僅用兩年時間便人工繁育成功并推廣。

  2006年至2010年,九江鎮與珠江水產研究所合作,更是選育出加州鱸魚新品種“優鱸1 號”,這是廣東首個選育的水產新品種。

 

加州鱸魚魚苗。(央廣網發 通訊員陳國杰供圖)

 

  但是魚苗的培育不存在一勞永逸。近年來,加州鱸魚出現了種苗退化、存活率下降的問題。

  “通過與珠江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合作,對拳頭品種‘優鱸一號’、生魚和鱖魚再次進行系統性選育,目標三年內成功培育出新一代苗種,為行業提供更優質的種魚資源。”陳杰明表示,問題出現后,九江鎮便加大各類種源核心技術攻關,破解農業“芯片”卡脖子難題。

  相比于500多年的淡水魚養殖史,九江鎮養殖加州鱸魚不過37年,但已經成為了該鎮的拳頭產品。

  據統計,2019年,九江鎮加州鱸魚種苗孵化培育量約占全國60%,是全國加州鱸魚種苗繁育中心;物流配送量日均400噸以上,約占佛山市的60%以上,占廣東省的50%以上,是全國加州鱸魚集散中心。

  為鞏固優勢,加州鱸魚種業的選育也是每個養殖戶的“心頭事”。佛山一龍頭農業企業負責人、九江養殖戶潘佳雄表示,他將帶領企業與珠江水產研究所加強合作,“運用高科技手段,系統性地選育更加優質的加州鱸魚,為行業提供優質的種魚資源。”

  加州鱸規模優勢明顯

  作為中國最具成長性的水產養殖品種之一,加州鱸魚已在全國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涵蓋了種苗、飼料、動保、養殖、流通、零售、餐飲等各個環節。

 

九江水產養殖師傅在表演傳統技藝開側及數魚花。(央廣網發 通訊員陳國杰供圖)

 

  在陳杰明看來,九江鎮加州鱸魚產業發展之路,也是中國加州鱸魚的產業興起之路。

  據2020中國漁業統計年鑒統計,全國加州鱸魚養殖總產量47.78萬噸,廣東產量接近28萬噸,占全國58.6%。

  而作為廣東加州鱸魚優勢產區,九江鎮加州鱸魚平均畝產在7000斤左右,最高產量達1.2萬斤。同時保持著孵化量全國第一,遠銷東南亞、東非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優勢。

  據他分析,科學育種、配合飼料配方與加工技術的改進、有規模化的水產物流企業等,是九江鎮加州鱸魚形成產業鏈的主要原因。

  “餐飲、新鮮電商需求急速上升,價格利潤可觀,帶動了加州鱸魚養殖面積快速增長。”陳杰明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