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朗讀者》為代表的一類電視節目給電視熒屏帶來一股清流,讓人們重拾內心深處的文化渴望。一檔好的電視節目的影響力不僅是在播放時留住了電視機前的觀眾,每期節目的“余韻”更是化為金句在網絡上流傳。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上海大學生電視節之“朗讀者現象”研討會上,《朗讀者》制片人、主持人董卿回到母校華東師范大學,與專家共同探討“朗讀者現象”,為電視節目如何在新時代直抵人心出謀劃策。
眼淚成為節目的高頻詞
著名影評人、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授毛尖搜了關于《朗讀者》成百上千個新聞標題,幾乎篇篇涉“淚”。在她看來,關于《朗讀者》的報道中,哽咽、熱淚盈眶、泣不成聲肯定是高頻詞,而在電視節目中,只要嘉賓、主持人眼眶中淚光閃閃,鏡頭一定給予特寫。
《朗讀者》 一經推出就引起巨大反響,也收獲了極大的美譽度。不過讓毛尖有點詫異的是,一些看起來不茍言笑的嘉賓走上這個舞臺,在朗讀前的互動環節中,往往就已經飽含熱淚,這也使得這個節目有點“軟弱”。
這讓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羅崗認為,網絡熱搜對這一表達手段給出的反饋是,比起朗讀內容本身,人們更容易記住朗讀者的表演。所以,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院長袁筱一并不認為《朗讀者》會讓更多人去讀著名翻譯家許淵沖 (第一期節目嘉賓)的作品。“其價值更多在于讓人們認識了許老先生吧。”她說。
比眼淚分量更重的是克制
為做好這一節目,董卿制作團隊花一年時間建了“讀庫”,有幾百個篇目。董卿說:“每一篇都是我們在辦公室讀過、篩過的,甚至有一些,叫我當場落淚。”
毛尖提到,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讓人領略過另一種力量:電影 《江姐》中,江姐看到自己的丈夫已經被敵人殺害,沒有嚎啕大哭,而是噙著淚大步向前;《戰爭與和平》的男主角要上戰場前想找老伯爵告別,卻收到了“既然要上戰場了,還來告什么別”這樣的回復;李斯特彈鋼琴被母親聽出了感情,上去就是個耳光。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國華則認為,偉大的文學作品會觸動人們共同情感,但單純以感情作為挑選指標,會遺漏很多偉大作品。比如他無法想象有人用飽含深情的聲音朗誦卡夫卡的作品,而《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在現實生活中未必那么討喜,這個形象存在的更大意義在于讓人反思。
吸引人的是情,形成共鳴的是理
據《朗讀者》總導演田梅透露,第二季正在籌備中。毛尖認為,作為央視出品的具有風向標性質的電視節目,《朗讀者》承擔著傳遞價值、培養情操和美學的重任,更需要探索在當代如何從內容層面吸引人的問題。
朱國華表示,文字最擅長的是帶來批判性的思想和給人以啟迪,這恰恰可能是在感官滿足已經飽和的當下人們的追求。事實上,《朗讀者》的走紅,也正是迎合人們對不狗血、不煽情的追求,讓人們重拾內心深處的文化渴望。
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童世駿教授說,《朗讀者》吸引人的是情,而真正能形成共鳴的是理。對于《朗讀者》,我們不應該苛責,但我們希望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