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在重慶注冊的工商企業注意了,從現在起,企業用電成本將進一步降低。昨日,記者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重慶市經信委和重慶市能源局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的工作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出臺16條政策,從發電、輸配、政府基金及附加、用戶四端共同發力,將產品有市場的重點工業企業用電價格逐步降低到0.6元/千瓦時左右。
據了解,由于重慶屬于電力的受端市場,且長期處于供需緊平衡,本地電源以火電為主且煤炭供應受資源限制,降價空間有限。為此,措施提出,將從增購市外低價電和降低市內超多年平均發電量部分的水電價格兩個方面來降低整體電源價格。
具體來看,措施提出,今年將加大四川水電等外購力度,力爭增購市外低價電不低于90億千瓦時,而去年這一數字是70億千瓦時。同時,還將通過市場化方式將水電超多年平均發電量部分的電價降低0.05元/千瓦時。
同時,措施著重引導市場化方式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收購、租賃或運維用電企業的配電資產,提出將創新開展用電診斷、配電資產投資租賃、電力大數據資源共享、用電金融等服務,進一步體現綜合能源服務商價值,繁榮綜合能源服務市場。
重慶市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用電成本是企業經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占比高低,都關乎到經營效益。此次出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的措施,不是單純的降電價。一方面需要政府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優化電價結構和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打破市場壁壘,放開用電服務市場,通過市場優化配置資源和創新服務降成本,“更為重要的,還是企業自身要增強降成本意識,通過自身挖潛,特別是通過市場方式和專業化服務達到降低電力成本的目標。”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張瀚祥
措施有哪些?
1.增購市外低價電
降低用電成本,從源頭降低電價是關鍵。重慶將充分利用好川渝電網三個輸電通道,加大四川水電等外購力度,力爭2019年增購市外低價電不低于90億千瓦時。
2.降低水電價格
通過市場化方式將水電超多年平均發電量部分的電價降低0.05元/千瓦時。
3.降低供電損耗水平
嚴厲整治竊電行為。確定2019年重慶電網線損率較核定線損率降低0.2%。
4.降低企業用電設施投入成本
支持小微企業,對需用容量160千伏安及以下的城鎮地區分散式小微企業實行低壓接入,并提供零投資、零審批、零上門“三零”服務。對市級工業園區10千伏工業企業,電網企業投資建設供配電設施至用戶紅線。
5.提高用戶用電辦理效率
高、低壓客戶辦電服務時限分別壓縮至20個、4個工作日以內。
6.開展“智能配電網”和“智慧用電”試點示范
鼓勵專業化服務公司和用電企業開展用電容量共享示范,采取靈活措施提升配電設施利用率,發揮設施共享經濟效益。
7.深入推進輸配電價改革
清理電價附加費用,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和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
8.規范轉供環節用電
持續清理規范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物業、寫字樓等經營者向專供用戶收取的各類加價,確保國家降低電價政策惠及終端用戶。
9.擴大用戶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全市工商業兩部制用戶均可參加電力直接交易,2020年逐步擴大到工商業單一制用戶。有序開放商業用戶參與售電側改革,用戶可自行選擇售電公司參與市場化零售。
10.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
引入社會資本開展各類園區增量配電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盤活區縣政府和園區投資的電網資產,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
11.優化調峰電價政策
優化調峰電價執行范圍,完善調峰電價政策,合理調整我市豐枯電價浮動比例,實現整體不增加企業用電成本負擔。
12.合理運用兩部制電價政策
兩部制電力用戶可自愿選擇變壓器容量或合同最大需量繳納電費,也可選擇按實際最大需量繳納電費。
13.建立市場機制服務用戶合理用電
鼓勵各類售電公司、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節能公司為用戶提供一對一合理用電診斷服務,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
14.構建電力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
充分整合電網、用電、配售電企業等大數據資源,推進電力數據的開放共享,通過電力能耗指數大數據分析,科學服務于政務管理和經濟運行調度。
15.開展用電金融創新服務
鼓勵金融機構基于企業用電信息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發行資產支持票據等產品直接融資。
16.長電聯合能源繼續實施降成本措施
確保重慶長電聯合能源有限公司供區內60億千瓦時電量規模的工業企業用電均價繼續低于0.6元/千瓦時。(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張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