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啟動醫養結合模式 新增50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
2015-06-22 11:58: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6月22日消息(記者楊靜)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今年,根據上海市政府排定的年度實事項目,全市將有50家養老機構新建內設醫療機構,并在醫保批準聯網之后納入“三段”結算。到2017年,凡是擁有150張以上床位的養老機構,除了和醫療機構鄰近設置、整合設置以外,都有望成立各自的內設醫療機構。
上海此輪養老機構的改革,“醫”“養”分屬不同的專業領域,相應的公共資源也由不同的部門分配。一直以來,國內的養老領域的醫療水平不高,而且醫療領域對養老領域的服務能力也有限。究其原因,還是兩者之間存在深厚的“資源壁壘”。上海以“新增50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為起點,開啟了新一輪的養老改革,民政、衛生計生、人社等部門共同參與到這個“資源破壁”的規劃當中,試圖來推動“醫養結合”的實質性進展。目前上海660家養老機構當中,已經有139家設立了醫療機構,其中103家納入醫保聯網結算。今年開始,內設養老機構的建設進入這個提速期。比如上海的閔行社會福利院,從1995年開始開設醫療區,成為上海首個擁有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十年以后,這個福利院已經成為醫保定點單位。此后,上海市區的兩級福利院逐步進入醫保隊伍。
上海市衛生局衛計委統計,目前上海老人的總患病率為77.3%,60歲以上的生活老年人不能自理的大概占到3.7%,其中80歲以上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占到了13.1%。對這些老人而言,養老和就醫,就像“吃飯”和“吃藥”一樣是須臾不可分割的事情。對老年疾病的初期干預越充分,后期的醫療支出就越低,“養老幸福指數”則越高,這也是上海當前“醫養結合”概念大受推崇的主要的原因。最近,上海市民政、衛計委、人保局聯合發文,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被定義為“醫養結合”的支持平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向養老領域的醫療輻射,同時涵蓋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三部分。首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向所在轄區的養老機構提供基本的醫療護理服務。比如助力老年人的突發疾病轉院、醫療巡診、康復護理指導等等;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與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長者照護之家等社區托養機構達成合作,到2017年,兩者簽約率需達到100%;第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對社區老年人的服務繼續深化。現在全市有936萬居民與家庭醫生簽約,占常住居民的42%,作為簽約服務重點對象的60歲以上戶籍人口,可以說已全部基本覆蓋。
編輯:劉夢
關鍵詞:上海;醫養結合;養老
2015-06-19 18:14:00
2015-06-19 16:57:00
2015-06-19 14:19: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