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8月9日消息(記者雷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8月8日上午,西安明秦王府一城墻坍塌的視頻打破了周末應有的寧靜:一段長約20米的城墻在幾秒內轟然向路邊倒去,瞬間瓦礫遍地、塵土飛揚,正常行駛在一旁道路上的公交車與私家車也慌忙逃離。
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有四名群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目前還有一人留院治療。很快,西安市就相關情況發布通報稱,由于近日連續降雨影響,位于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明秦王府城墻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發生坍塌,坍塌部分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城墻,而是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明秦王朱樉是朱元璋的第二個兒子,明秦王府是他的府邸。坍塌部分為原城墻遺址新筑保護性土體和外包磚砌體。專家研判認為,文物本體未受到破壞。
記者當天上午在現場看到,坍塌的墻磚和土已經壓住城墻下的人行道和盤道,交通一度中斷。劉先生當時正駕駛小轎車行駛到秦王府城墻附近,他本來是靠近城墻一側行駛,看到城墻倒塌就猛打了一把方向,避免了車被倒塌城墻掩埋,但依舊未能完全躲避坍塌落下的土方與磚塊的沖擊,車身受損,手輕微受傷。劉先生說:“我看見城墻有點晃,以為眼花了,直接一把方向就打上來,還沒等打上來,兩秒鐘就啪的一下全部倒下來,不然的話我就在路中間塌著呢!壓了公交車、我這車三個車,就車壞了,人還(好著呢)。把車門打開,人還能下來,也是比較危險。我要是不打方向的話估計就塌底下了。”
坍塌發生后,陜西省、西安市相關部門到達現場,組織專家組緊急進行勘察、研判、會商。一些網友將這段城墻誤認為是西安古城墻,專家組成員、陜西省社科院王曉勇博士說,其實這次發生坍塌的是明秦王府的保護砌體。西安古城墻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明秦王府城墻是陜西省第四批文保單位。明秦王府歷史上被稱為“天下第一藩王府”,現在還殘存城墻遺跡,其中南面城墻保存相對最好。王曉勇介紹:“它是明朝的城墻,但是因為我們現在一般把西安市外圍等于一環那個地方城墻稱為明城墻,所以我們現在一般把它稱為明秦王府城墻。早上坍塌的這一段應該屬于兩重城墻里面的第一重,那一段叫宮城,它距今大概有600多年了,這一塊地區都代表著我們西安市除了十三朝古都之外的另外一個行政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學院教授陳平勘察現場后也告訴記者,專家組現場勘察后判定,坍塌部分為原城墻遺址新筑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未傷及原明代城墻夯土,文物本體未受到破壞。
陳平:這一部分秦王府城墻殘存部分五到六米高,現在要十二米高呢,肯定外包了一部分!
記者:現在坍塌的都是外包那一部分?
陳平:對對對,這從土的顏色上都能分出來。
記者:就是從土的顏色上能看出來它不是原來的夯土?
陳平:對,是原筑的還是新夯的、還是后期補筑的,都能看出來。
此次發生坍塌的原因,專家初步分析認為和西安近期大雨有關。陳平說:“原因就是下雨是雨水造成的。(城墻)上面那是海墁磚,城墻上面都有海墁磚的,你像夯土這砌地磚這都是保護的,對原遺址的保護措施。”
據介紹,2019年9月,明秦王府西南墻體在文物安全巡查中被發現出現浸水病害,工作人員開展搶修保護。今年6月,相關機構受西安文物部門委托,按照政府采購程序,對明秦王府南墻及東墻搶險加固工程進行競爭性磋商。
陳平說,原保護方案已經獲批、招標程序已經走完,但還沒來得及動工就發生了坍塌。目前,在挖土車清理泥土磚塊的同時,文物勘探人員也在進行現場勘探,確保不會發生二次坍塌。文物部門現場正在落實搶險保護措施。
此外,陳平還表示,在勘探評估后,根據各方意見對原保護方案進行調整,制定具體保護措施。陳平說:“下雨的話對不穩定的部分要采取防護,蓋住不讓雨灌,不讓雨淋。第二個是加強監測,再加強檢測,已經商量了24小時不停監測。清理完以后還要勘察,勘察完以后才能制定具體的方法。”
目前,現場已安排專人進行24小時監測,相關現場清理工作已經開始,受損車輛已經拖離現場,受傷人員現有1人留院治療,文物部門正在對全市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全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