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6日消息(記者馮爍 實習記者任鑫琦)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正當昔日的競爭對手摩拜、后來者居上的哈羅單車先后背靠美團和阿里巴巴,最近一段時間,ofo小黃車卻再次被傳面臨資金鏈問題,并出現大量裁員。盡管ofo高管辟謠稱這只是一起烏龍事件,但是,共享單車這個行業卻從來不缺資金鏈緊張的新聞。
從風靡一時到逐步降溫,市面上的共享單車企業幾乎都和資金鏈危機劃過等號。為何“資金鏈緊張”是共享單車領域撕不掉的標簽?在已經形成摩拜、小黃車兩大巨頭之后,資本為什么又扶持了名不見經傳的哈羅單車?這背后究竟存在著怎樣的資本角力?
共享單車從風靡一時到隔三差五被曝出寒冬難過,這些年,無論是ofo小黃車還是摩拜都難逃被唱衰的命運。以ofo為例,5月底員工降薪傳聞的余溫還未完全散盡,前幾天“資金鏈緊張”又再次占據了頭條,報道中指出小黃車總部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高管層變動劇烈,有三位已經離職。
作為被點名提到已離職的“當事人”之一,ofo公關部主管楊汛表示這些都是謠言,并在微信朋友圈回應稱“沒離職,狀態良好”。ofo聯合創始人于信也發布朋友圈,稱這些報道疑點頗多、錯漏百出,是“無稽之談”。
頻頻上熱搜的ofo,是否真如外界所傳的那樣存在資金鏈的問題?對此,投資領域業內人士文先生告訴記者,決定共享單車行業資金鏈能否永續的根源在于產品和商業模式,“其實這個行業的產品是相對較弱的,就大家主要關注的、所有產品通用的用戶體驗等而言,共享單車的產品破損率、用戶的騎行體驗肯定要有一定保障,這樣才會有用戶的留存等,不然用戶肯定會‘用腳投票’。”
伴隨著前一陣哈羅單車被傳日訂單量超摩拜和ofo,這位“后起之秀”也撼動著小黃車、摩拜的龍頭地位。當曾經在一、二線城市深耕的摩拜和ofo遇上兵出奇招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哈羅,單車江湖的資本再一次被攪動得風云詭譎。今年6月1日,一紙公告披露,哈羅單車獲得螞蟻金服20億元融資,認了阿里做“干爹”的哈羅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其實,資本對昔日巨頭小黃車也是青睞有加的,曾紛紛向ofo遞出橄欖枝。之前,ofo就曾獲得過阿里高達17.7億元的融資,按說有了阿里的“撐腰”,ofo應該“背靠大樹好乘涼”。不過資本的變臉真的快過變天,靠山阿里并沒有“單戀一枝花”。
作為業內人士,文先生認為,資本突然轉了風向、阿里投資哈羅的原因,絕對不是“喜新厭舊”這么簡單,“一方面,哈羅與之前的永安行合并了,都有政府背景,它(阿里)肯定是看中了資源。另一方面,ofo的創始人團隊太強勢,想獨立發展,但是阿里肯定不想讓它獨立發展,大不了再扶持一個,‘左手打右手’,總有一個會聽話。”
從大街小巷逐漸減少的共享單車數量來看,這個行業的熱度仿佛已經在降溫。經過了一輪又一輪“血拼”之后,單車企業們開始逐步“節衣縮食”,兩大巨頭——摩拜與ofo先后在今年初取消了月卡優惠。互聯網專家王越認為,大家之所以開始不那么瘋狂地燒錢,正是基于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明晰。在他看來,摩拜清楚地認識到依附于騰訊對它而言最有利,而ofo不愿簡單地依附阿里的步伐,它對區塊鏈的運營、打開車身廣告的利潤空間等多一些想法。單車企業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不過文先生認為,即便未來盈利之道逐漸清晰,但共享單車企業要想獨立趟出一條路已經難上加難。他表示,ofo和哈羅單車想要獨立發展已經不太現實。巨頭最看重的一點就是比較珍貴的線下流量,這會與其自身已有的城市生活服務、支付等,以及線下的消費業務和場景產生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