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美國科學家分享這一殊榮

2017-10-03 10:03: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邢斯嘉 李行健 見習記者苗霖)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北京時間昨天傍晚,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分享這一殊榮。

  兩年前,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女科學家,也讓這個獎項被更多中國人所了解。

  屠呦呦是因為發現了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而得獎。今年,這三位科學家又是因為什么得獎呢?

  為了搞明白這個問題,昨晚,央廣記者多方求教,用了近四個小時,力求給大家做靠譜兒的翻譯。簡單說,這三位諾獎得主的研究跟“生物鐘”有關,他們解釋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白天精神、晚上想睡覺,出國需要倒時差。所以,為什么一到晚上就犯困,為什么出國旅游會被時差困擾呢?

  評獎委員會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遺傳學家杰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 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們控制晝夜節律機制的發現。

  杰弗瑞·霍爾1945年出生于美國紐約,現供職于美國緬因大學。

  邁克爾·羅斯巴什1944年出生于美國堪薩斯城,現供職于美國布蘭迪斯大學。

  邁克爾·楊1949年出生于美國邁阿密,現供職于美國洛克菲勒大學。

  早在2013年,杰弗瑞·霍爾獲得邵逸夫獎時,曾向多年來作為他們研究對象的果蠅致敬——她說“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研究就難以進行,更別說要取得這樣的成果了。”

  的確,這三位諾獎得主正是使用果蠅作為生物模型,分離出了一個控制生物正常晝夜節律的基因。他們發現這種基因可以編碼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夜間在細胞內聚集,白天降解。他們隨后確定了這個生物鐘的其他蛋白質成員,發現了這個細胞內自我維持的鐘表受怎樣的機制控制。此后,研究人員認識到,其他多細胞生物(包括人類)的生物鐘也遵循相同的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羅斯巴什的早期團隊中還有四名中國留學生,分別是復旦大學本科畢業的俞強,北京醫學院的劉欣,復旦的黃佐石和武漢大學的曾紅葵。他們也在有關“生物鐘”的研究中,貢獻了自己的智慧。

  現如今,這四位中國留學生早已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直到節目播出的這一刻,我們中國之聲的記者還一直試圖采訪他們,但很遺憾,因為各種原因并沒有成功。

  其中,我們聯系到了俞強所在的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但沒人接聽,同時,我們也給俞強本人發了郵件,還在等他回復。此外,我們還要到了曾經采訪過曾紅葵的同行的電話,同樣沒人接聽,我們甚至還越洋致電曾紅葵所在單位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但美國工作人員也沒有曾紅葵本人的電話,只給了官方郵件,我們也給他發了采訪郵件,也同樣期待他的回復。

  人們迫切需要有人能幫我們把這些看似高高在上的科學知識翻譯成普通公眾都能懂的語言,因為它原本就離我們不遠。

  未來幾天,諾貝爾物理、化學、和平和經濟學等獎項也將一一揭曉。

編輯: 高楊
關鍵詞: 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