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從早年的爆倉、平均六七天送達,到現在的分鐘級送達,“雙11”物流的服務體驗肉眼可見地提升。你的快遞憑什么能如此快的向你一路飛奔?

如果我們刨根問底兒去找“雙11”快遞變快的原因,不難發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越來越多的電商或者是快遞企業啟用了一個叫做“前置倉”的倉庫。菜鳥網絡公眾溝通與市場部“雙11”項目負責人孫翔向記者解釋,今年菜鳥供應鏈與眾多商家聯合預測,將消費者付定金的商品提前下沉到消費者身邊的快遞站點和社區。待支付完尾款后,快遞小哥可立即進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讓消費者體驗了一把“預售極速達”。

孫翔介紹:“很多商品在消費者支付了預付款之后,提前準備在離消費者更近的一些快遞網點,而不像以往要從遙遠的倉庫來發貨。所以對于這些快遞來說,大家會感覺快得好像就是從自己樓下發貨一樣。”

除了在倉配上進行了進一步優化以外,大家已經不再陌生的無人車也從概念走到了現實中。今年,廣州理工學院的順豐站點迎來了一位新員工,它就是由順豐科技研發的配送無人車,它可以在校園內自由行走、躲避障礙物,將學生們在“雙11”搶購的商品第一時間送到宿舍樓下。

順豐科技產品經理胡晶介紹:“通常基于安全的考慮,校園的快遞配送是不會配送到宿舍樓的,所以目前主流的配送方式是學生去站點取或者是去校園門口自取,所以其實學生取件還挺麻煩的,無人車的投入一方面可以給師生帶來多一個的選擇,可以減輕學生取件的負擔,另一方面在疫情這種背景下,這種無接觸式的基地也可以更好保護大家的安全。”

快遞按下的“加速鍵”,不僅讓消費者有了切實感受,也讓快遞小哥的工作更為輕松。過去,在四五線城市,以往的快遞分揀大部分是通過人工分揀完成,快遞員配送時還要挨個打電話等人來拿。今年,一些黑科技的加入為快遞配送提供了幫助。

某快遞公司快遞員胡誼浩介紹:“以前快遞分揀是人工的,經常會出錯,因為我們送貨都是分片區,別人的貨到了我手上,我又不能送,來來回回耽誤時間。現在全是機器自動分揀,省時省力而且不會出錯。在配送這一方面,以前是我送到一個小區,現在小區配備了云柜,直接存放在柜子里,他們可以通過密碼來取貨,節省了我們配送的時間,也方便了他們收快遞。”

“雙11首單快遞10分鐘送達”“13分鐘送達”“19分鐘送達”的快遞速度戰報被一家家快遞公司刷新,快遞速度從按天計算到按小時計算甚至按分鐘計算。“中國速度”靠什么支撐?

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數據管理處副處長許良鋒告訴記者,快遞包裹的送達速度在提速,這得益于我們通過快遞大數據實現精準預測和精準調度,真正實現數據的驅動,數據賦能中國速度。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會長徐勇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航空、高鐵、汽運的立體物流體系,行業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電商平臺紛紛布局前置倉,提前把預購的商品配送到附近的物流站點,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我們國家應當說是在整個運輸環節中,全球量是最大的一個國家,而且時效上是最好的,性價比是最高的一個國家,另外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立體化運輸(體系)。前置倉的話,現在目前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有的快遞從始發地到整個過程中,變成由國內快遞轉為區域性快遞,這樣的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徐勇說。

不過徐勇表示,盡管我國高度競爭的快遞市場給了廣大商家和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但是過度競爭勢必會導致快遞企業入不敷出,最終會導致行業盈利水平不斷下降。因此,未來快遞行業要想走的長遠,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行業競爭還處于資源需要進一步整合(階段),比方說我們現在目前大家體驗就是快遞比較好,是因為我們的競爭帶來了很多的一些便利,但是也由于過度競爭,造成了我們現在目前很多快遞企業的盈利水平在不斷下降,盈利水平不斷下降的話,會對我們很多服務造成一些影響。假如說我們的快遞企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能到4到5家,那么這樣會大大提升我們現在目前客戶對快遞體驗的美譽度。”徐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