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年關將至,隨著年終獎和年底分紅的陸續到賬,人們的錢包逐漸鼓了起來,相較于基金、炒股,不少人仍把銀行存款當作一種相對可靠的的理財選擇。與此同時,銀行的員工們也咬緊牙關備戰年終考核,享“高額利率”、送“米面糧油”,銀行“攬儲大戰”再度引發關注。今年的情況如何?

 

  安徽的王女士近段時間就經常收到相熟的銀行工作人員發來的消息,希望她能夠把錢存到銀行,幫助他們完成攬儲任務。“我覺得這很正常,但是如果銀行希望我們把錢存進去,就應該提高一些存款利率,這樣我們才更愿意把錢存到銀行里。”王女士說。

  相較于理財產品,王女士覺得銀行存款更靠譜、穩定。“因為雖然有的時候理財產品宣傳的收益率比較高,但是實際上拿到手之后,到期之后的收益率并沒有宣傳的那么高,所以要仔細甄別一下。”她說。

  在年底,像王女士這樣的客戶是銀行工作人員眼中的“香餑餑”,有資金實力又樂于儲蓄。但隨著人們理財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儲蓄之外的方式。消費者呂女士告訴記者:“我可能會選一些獲利更高一點的理財產品,或者是一些基金類的投資,銀行儲蓄這種,我覺得利息再漲肯定也不會漲到哪里去,差不了多少,所以我會做別的選擇。”

北京銀行(總臺央廣記者 常亞飛 攝)

  為了爭取這部分人,不少銀行卯足了勁去招攬客戶,給出了高于市場的利率。記者通過電話以及走訪發現,一些中小銀行能給到最高4.3%的年利率,而2020年12月最新的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中,三年期整存整取的定期存款利率為2.75%。其中,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明顯要高于“中農工建”這樣的“國有大行”。

  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比年初好一點,365天,4.05%。

  徽商銀行:有一個是4.2%到4.3%,這個時間比較長一點,是548天的。

  北京銀行某支行:大額存單3年的我們最高能上浮到3.85%,我們現在最高有個5年期的產品,能到4.1%,但是是理財性質的。

  寧波銀行北京某支行:利率是4.0325%,(20萬起存,3年期)。

  招商銀行天津某支行:大額存單20萬,3.8%;30萬,3.9%。

寧波銀行(總臺央廣記者 常亞飛 攝)

  除了大幅提高存款利率外,送米面糧油,甚至送話費、送消費券、返現金券等也成了一些銀行的“基本操作”。

  北京銀行某支行:送油,花生油。

  寧波銀行北京某支行:送的養生壺還挺不錯的,煮茶、熬粥等。

  其實,銀行這種為了年末沖業績,大肆攬儲的行為也存在風險。業內人士蕭先生告訴中國之聲記者,一些中小銀行甚至是在貼息攬儲,其所在的銀行提供的年底大額存單業務因為投向(投資方向)有限制,本身也不掙錢,只是完成這一年的任務。蕭先生說:“小的城商行,其定期存款收益率的確會比大的銀行高一些。第一,銀行定價不一樣;第二,小銀行其實是貼息,為了攬存,因為年底一般銀行端存款壓力會比較大。比如對我們來說,我們叫虧損性大額存單,其實不掙錢,投向有限制,你要定期存款,如理財的投向是不能投的,而且還要往央行交一些高額的存款準備金。”

郵儲銀行(總臺央廣記者 常亞飛 攝)

  對儲戶來說,即便是保本保息的存款業務,如果貪圖一些贈品和返券而選擇了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小銀行,一旦銀行破產倒閉,雖然現行的《存款保險條例》中有50萬額度的存款保險制度,但想要拿回存款仍需要走一個漫長的程序。蕭先生舉例說:“比如包商銀行,去年就倒閉了,有一個存款保險制度,比如銀行倒閉了,最多賠50萬元,但是像包商銀行倒閉一年了,現在才破產清算,后來慢慢才能兌付,過程比較漫長。”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當前的這種“攬儲大戰”其實來源于銀行簡單的考評體系,是一種“懶政”,不利于銀行自身的發展。他說:“不少銀行的考評體系是年度性的、靜態化的,有的銀行只關注年終時點有多少存款,工作人員的獎金也往往是根據這一時點的數據進行發放。這種簡單的考評體系可以講是一種‘懶政’,引發了銀行自身內部工作的忙亂,運動式的加班加點、騷擾型的客戶拜訪、倒貼型的利益輸送。”

  田利輝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年終攬儲”從短期看似乎是雙贏,銀行完成了任務,儲戶得到了實惠,但從長期看是一個雙輸的局面,對銀行運營、國民經濟以及儲戶自身的資金管理百害而無一利。在他看來:“首先,不規范的攬儲行為會降低銀行自身的競爭力,如果帶來貸款利率的走高,就會推升企業的融資成本。貸款的時候企業融資就會更貴,也會影響到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如果沒有帶來貸款利率的走高,就會增大銀行的運營風險,降低銀行自身的利潤。所以,不正當的攬儲對于經濟有百害而無一利。對于儲戶而言,這種不規范的攬儲行為能給予儲戶短期的甜頭,但實際上儲戶正常的資金管理計劃會因此受到影響,存款風險也會隨之提升。因此,總體而言,對這種攬儲行為應該有所管理,不應該讓其肆意泛濫下去。”

  田利輝建議系統化地改革銀行考評體系,進行動態考核,讓銀行健康發展,而不是“每逢年終用猛藥”。“對于銀行而言,它確實需要系統性改革考評體系,目前有的銀行的績效考核是扭曲的,客觀講,在以往的年月當中沒有辦法用更好的考評體系是因為信息、管理的不足,而現在是一個數字化時代,完全可以實現動態的考核,甚至能夠進行過程的考核,不要只進行年終考核,只看這一天的賬戶數字。”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