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京臺青年交流周”活動進入第二天。160位京臺師生在這一天里與創業、創新”面對面。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陳雅萍)7月7日,“我和我的朋友·創客北京體驗營——第十六屆京臺青年交流周”活動進入第二天。160位京臺師生在這一天里最大的收獲就是與“創業、創新”面對面。
“這次看到了不少創業基地,了解了大陸對于人才培育的方式,感覺大陸對于年輕人創業格外重視。”臺灣中華大學行政管理系梁子睿同學深有感觸地說。與他有同樣感觸的,還有來自臺灣義守大學的溫皓鈞同學,“在臺灣,年輕學子畢業后往往會希望進入大公司來服務,來到這里,我發現大陸的不少年輕人都希望自主創業!敝袊幕髮W黃柏諭同學指出,“通過兩天來的參觀發現,大陸政府對于創意產業會特別去栽培!
記者了解到,這些來自臺灣大學、政治大學、義守大學等20余所臺灣院校的學子們多是第一次來大陸,他們通過學校里的大陸交換生,了解到“京臺青年交流周”活動即將舉辦就果斷報名了。臺灣大學電機系劉軒竹同學告訴記者,“昨天有去中關村創業大街參觀,走訪了創業會客廳、創業服務機構、以及目前人氣正旺的互聯主題館3W咖啡;今天則參觀了石景山創業公社、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和互聯網企業百度,看到了許多創新科技,同時也好奇——互聯網,究竟還可以加上多少東西?”
帶隊的郭小萍老師表示,以前也來過北京,行程中,更多地是參觀人文古跡、名勝風光,但是關于大陸經濟發展的部分、不深入是看不到的;“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可以讓臺灣的青年學子了解大陸經濟的發展、精進彼此間的溝通,達到很好的交流效果!
回顧這兩天的參觀走訪,臺灣師生說有三點收獲:一是對大陸的3D打印技術和生物科技成果印象深刻,特別是對于人體器官的打印,可以造福許多的病患。二是對于大陸研發制造的、可充電的汽車印象深刻,它對節能減碳有很重要的意義;三就是跟北京同學的交流是非常不錯的事情。這對于昨天還素不相識的兩岸學子來說,通過第十六屆京臺青年交流周,大家有信心在短暫的時間里留下青春美好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