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服務管理平臺正式上線(央廣網發 董海霞 攝)

  央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記者劉天思 通訊員董海霞)10月25日上午,北京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服務管理平臺上線發布會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舉行。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志愿項目負責人張瑞革、北京市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創建處處長王亦寧、海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副主任楊軍昌等出席發布會并共同啟動平臺,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人員,區文明實踐成員單位代表、文明實踐志愿者代表、群眾代表及媒體記者約150人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北京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服務管理平臺正式上線(央廣網發 董海霞 攝)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是黨中央重視和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部署。海淀區委為貫徹黨中央和北京市委部署要求,制定了《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方案》,全面啟動了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2019年10月11日,海淀區入選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為了更好地匯聚民意民心,提供群眾最需要的服務,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立了三級組織工作體系。同時,實踐中心還組建了包含1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指導員隊伍、1支宣傳文化組織員隊伍、9類專業志愿服務隊伍、N支功能多樣的志愿服務隊伍的“2+9+N”志愿服務隊伍,創建海淀特色志愿服務品牌。服務管理平臺的上線將實現體系機制、陣地管理、志愿隊伍和實踐活動的網絡化管理,為百姓提供更便捷的網絡化服務。

  “一庫雙系統多端口”——文明實踐的“大本營”。該平臺是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的服務管理一站式、PC移動一體化綜合平臺。新時代文明實踐資源庫、新時代文明實踐宣教服務系統、新時代文明實踐業務管理系統及海淀文明實踐網(PC端)、文明海淀微信公眾號、掌上海淀APP和海淀通APP等多個入口構成“一庫雙系統多端口”體系,旨在全面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平臺匯聚了VR(虛擬現實)、LBS(基于位置的服務)、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整合了包括36個委辦局和29個街鎮的文明實踐服務資源和“2+9+N”的志愿者、團隊資源,建設了“點單派單”、活動超市、活動報名、基地預約、服務地圖、VR展廳、我的書房、慕課中心、志愿海淀等功能,提供了菜單式、訂單式、一站式、隨時隨地的文明實踐服務,打造文明實踐的“大本營”。

北京海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服務管理平臺正式上線(央廣網發 董海霞 攝)

  “三個中心”貫通發展——便民服務的“大管家”。海淀區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過程中,堅決貫徹北京市委提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三個中心”融合貫通、一體服務的思路。平臺深度整合作為“三個平臺”融合的重要抓手,從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用戶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融合,打造了輿論宣傳和公共服務的“一站式”平臺。各類服務網上能辦理,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志愿服務送到家門口,新時代文明實踐爭當便民服務的“管家婆”。據了解,平臺已經整合了5000余節慕課課程、85萬余冊電子圖書和有聲圖書、104個可以全程網辦的便民服務事項、180個精品菜單及水電氣煤等公共服務數據的在線查詢服務。此外,“海淀通”APP實現了1600余項便民服務事項的網上辦理,“掌上海淀”APP每天更有海量資訊幫群眾了解天下事、家國事、身邊事。

  3個“第一”、4個“一批”——為民解憂的“掌上寶”。在全市范圍內第一個實現了面向群眾的服務和面向三級組織管理架構、“2+9+N”的志愿者團隊的文明實踐管理智能化;第一個突破時空限制,為群眾提供了跨地域、跨系統隨時隨地的文明實踐服務;第一次實現“點單派單”機制的在線全流程閉環管理;第一次將志愿服務相關流程機制固化到系統中,實現了愿服務管理的標準化、智能化。平臺啟動上線的同時,就有第一批368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第一批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第一批19家文明實踐基地、第一批106項10月份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日”活動同時上線,百姓可就近就便“點單”參與文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