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皇家御道成百姓安心步道
腳踏紅色跑步鞋,一身運動裝的張大媽看起來神采奕奕。每天晚上散步一個小時是她和老伴幾十年來的“保留節目”,沿著后海、前海走到北海,再繞個大圈回到什剎海附近的家。可一年前,鬧心的環境讓她差點戒掉了這個好習慣。
“不管幾點出門遛彎總是人挨人的。好多商販占道‘練攤’,時常只有一條小道留給行人。”張大媽回憶。今年,隨著街巷整治全面推進,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店面都被關停,占道經營絕跡,這里又恢復了清靜。“這才是我打小兒記憶里北京該有的樣子。”張大媽轉頭看著老伴會心一笑。
張大媽覺得景山公園西門至北海公園東門間的老街變化最大。這300米長的陟山門街有“御道”之稱,是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但此前卻是食品一條街,開墻打洞、無照占道經營、店外銷售等行為時常導致交通擁堵、環境混亂,周邊居民飽受困擾。
對此,什剎海食藥監所吹響基層“第一哨”,西城區食藥安委各成員迅速“報到”,開展綜合執法。通過封堵開墻打洞,取締無照無證,陟山門街18家違法食品經營門店今年陸續關張,這條“食品一條街”終于退出歷史舞臺,皇家御道真正成了百姓休憩的安心步道。
像陟山門街一樣,什剎海酒吧街今年也關停了5家不達標酒吧;前海東沿“三角地”大量超范圍經營餐飲食品的商店,在區食藥安委統一吹哨后,也被徹底整頓。
什剎海街道統籌建立起了“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執法體系,成立了綜合行政執法中心,對食藥安全的疑難復雜問題及時“吹哨”,食藥、工商、城管等23個食藥安委成員迅速“報到”,聯合開展現場整治。綜合治理手段提升后,什剎海地區實現了旅游和居住環境品質的雙提升。
作為“部門報到”成員之一的什剎海街道食藥監所,位于弘善胡同5號,只有15名工作人員,但什剎海、北海公園、景山公園、恭王府等多個景點都在他們轄區內。
“隨著‘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方案的落實,所里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的問題已經通過街道綜合執法中心得到解決。”什剎海食藥監所常務副所長周衛東說。
記者獲悉,本市各區食藥監所都參與到了各種形式的“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中。例如西城區15個食藥監所、朝陽43個食藥監所都建立了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做到及時報到、適時吹哨。豐臺各街道設立了綜合執法平臺,區內21個食藥監所在平臺上隨時響應反饋信息,大大提高了基層執法效率。
市食藥監局還在本市首家開發上線了“基層吹哨、部門報到”服務平臺和APP,俯下身子干實事讓問題得以即時分級分類流轉,一批街鄉綜合行政執法中心的成立更實現了多部門執法效能最大化。
“‘基層吹哨、部門報到’將是食藥監管部門今后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和長效機制,這將有利于推動工作重心下移、監管力量下沉,解決食品藥品監管‘最后一公里’難題,更好地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市食藥監局局長徐志軍說。
編輯:
劉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