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破除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醫藥分開政策已在本市試點四年,共有11家公立醫院參與,患者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3月16日,市衛生計生委公布醫藥分開“賬單”,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醫院不合理處方大大減少,患者藥費負擔減輕,而且分級診療趨勢明顯,醫保患者個人負擔部分也呈現平穩態勢。
醫藥分開
醫院藥占比下降10個百分點
家住呼家樓的劉大爺,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和支氣管炎,常年在朝陽醫院看病、開藥。2012年下半年,朝陽醫院試點醫藥分開,這幾年,劉大爺覺得在朝陽醫院拿藥越來越實惠了,“不僅藥費便宜了,醫生還根據我的病情,給我調調藥,總之是‘好吃不貴’。”
2012年下半年,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5家公立三級醫院,首批試點醫藥分開。朝陽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首設總藥劑師制,對所有處方及醫囑進行全面審核,動態公示點評不合格的處方,對不合理用藥同類問題進行追蹤,對高風險藥物“先評估后使用”……該院門診處方的不合格率從2011年的7.82%下降至如今的0.01%。
市醫管局為5家試點醫院定制了精準的診療服務績效考核體系,即“績效考核獎勵專項經費”會向優化診療服務流程、創新診療服務模式且處方點評及合理用藥管控成效明顯的試點醫院傾斜。跟蹤評估結果顯示,醫生用藥行為更趨合理,藥占比下降,患者就診(門診/住院)藥費負擔,也呈現較為明顯的環比下降趨勢。5家試點醫院收支狀況統計分析顯示,藥占比逐年下降,已從2012年的43%下降至2016年的約33%。
分級診療
掛專家號開藥的少了
醫藥分開,取消藥品加成,5家市屬三級醫院嘗試根據出診醫生層級、門診號源稀缺程度,設立醫事服務費。2014年至2015年,延慶、密云兩區6家區屬二級醫院相繼加入試點,并根據地區和醫院診療情況差異,調整了醫事服務費的收取和醫保報銷標準。“醫院通過自身運行機制變革,通過提供更多更好的診療服務,可以尋求更合理的補償。”市醫管局局長于魯明說。
醫事服務費正改變著患者的就診體驗,找專家開藥的患者逐步減少。
“醫事服務費跟以前掛號費可不一樣,現在,掛個普通號自費幾塊錢,但掛知名專家號,自費就得60塊錢。像我這樣的老病號,正常的補開藥、調藥,就掛普通號了。”劉大爺說。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平時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出“知名專家”門診。他說:“以前,我的門診總有三四成老病人來開藥,或是得個普通感冒,也來掛專家號。現在,知名專家醫事服務費提高,那些病情穩定、有醫保的老患者就分流了,掛普通號一樣能開藥、做病情監測,真正的疑難危重癥患者掛專家號的機會增多了。”
“醫事服務費根據醫師層級定價,專家級別越高,醫事服務費金額越高,患者自付費用也越高。”市醫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蘇彥說,這就是用價格杠桿引導患者理性就醫。天壇醫院門診號源流向監測顯示:改革前,專家門診占門診總量的49.52%;改革后(2015年)降至26.46%;慢病、常見病患者,對普通號的需求大幅上升,特別是醫保患者,向普通門診分流趨勢明顯,“專家號”緊張程度逐漸緩解。
不僅如此,2016年,全市多家三甲醫院開始探索知名專家團隊出診,知名專家不再直接對外掛號,而是引導患者先看普通門診或團隊中的副主任醫師,按病情分診,知名專家騰出更多精力診治疑難危重癥患者。截至目前,北京9家三甲醫院已推出36個知名專家團隊,分布在神經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多個診療需求量大的專科領域,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連續性的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