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現(xiàn)代科技和現(xiàn)代醫(yī)學的進步,器官移植技術已經成為救治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有效手段,但是我們能夠通過器官移植來拯救的病人數(shù)量仍然有限。”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院長董家鴻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供體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器官移植這項事業(yè)發(fā)展的瓶頸。

董家鴻介紹,在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每年有數(shù)千病人等待肝臟移植,但每年能夠接受肝移植的病人只有幾百人。

面對病人“什么時候可以進行移植手術”的追問,醫(yī)生常常只能鼓勵病人堅持等待愛心器官捐獻。“器官來源有限,對臨床器官移植工作是很大的制約。”董家鴻說,“作為一名臨床醫(yī)生,當我們在臨床上看到那些本來可以用器官移植的技術進行救治的病人,因為器官的短缺,而不能夠實現(xiàn)我們救治病人的初衷,心里邊是非常痛苦的,是一種煎熬。”

在董家鴻的諸多移植手術中,時間最長的一臺耗時近20小時。在緊張的病肝切除過程中不能休息,病肝切除后有短暫的休整,緊接著就要把新的肝臟移植上去。董家鴻說,站在手術臺上,往往會忘記疲勞,移植醫(yī)生就像是捐獻者與受者間的生命擺渡者,“當我們通過手術,通過艱苦的努力,一個瀕臨死亡的病人通過器官移植獲得了新生,我們感到非常幸福。這種幸福的感覺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記者王奇黃可欣于江北京報道)

編輯:姜秀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wǎng)”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wǎng)“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wǎng)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