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犯困,餓了發呆”這是難以抗拒的自然規律。但是,為什么會犯困呢?大多數人認為,在吃完飯后,血液涌進胃部幫助消化,供應大腦的血液減少,所以會犯困想睡覺。但是,事實上,還真不是這么回事。全國政協委員徐鳳芹就曾接診了這樣一位病人。

  【案例】

  “徐大夫,我每次吃完飯就頭暈,全身沒勁兒,特別想睡覺,感覺走路都不穩,一點辦法都沒有。我每天吃完早飯都要睡一會兒,午飯后也必須要瞇一會兒”。80歲的宋大媽來醫院就診時這樣說。

  “測血壓了嗎?”

  “測了,血壓很奇怪,吃飯前高150/70mmHg,吃完飯后有點低90/60mmHg,有時候甚至是70/50mmHg,頭暈得厲害,我怎么覺得自己吃飯比吃降壓藥還管用呢?”

  “您這是餐后低血壓,您這些吃飽飯就頭暈乏力犯困的癥狀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低血壓‘警示信號’。

  其實,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像宋大媽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

  什么是餐后低血壓呢?

  標準是這樣,在餐后2小時內,收縮壓(高壓)下降≥20mmHg;或者是餐前收縮壓(高壓)在100mmHg或者更高,餐后降到90mmHg以下;有時候即使血壓下降沒有達到標準,但病人有頭暈乏力、嗜睡,甚至暈厥等低血壓反應,也算是餐后低血壓。

  餐后低血壓一般在餐后半小時到1小時的時候最明顯,也可以延遲到餐后2小時出現,建議懷疑有餐后低血壓的患者測量餐前血壓,餐后每隔15分鐘測量一次血壓,直至餐后2小時以明確診斷。餐后低血壓可以出現在健康老年人身上,但更多見于患病的老年人,比如原本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自主神經功能受損、癱瘓、多系統萎縮以及血液透析的老人。餐后低血壓早餐后發生率最高,約占73%,而中餐、晚餐分別占到21.6%、5.4%。像這位宋大媽就是早餐、午餐后都發生了餐后低血壓。

  為什么會發生餐后低血壓?低血壓有哪些危害?

  餐后低血壓的發生和老年人心腦血管動脈硬化、心臟功能減退以及各種血壓調節機制減退有關。

  進餐后,腸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去消化吸收食物,就會分泌擴張血管的物質來增加腸道供血,全身的血管擴張會引起血壓下降。老年人的血壓調節功能減退,不能很快把血壓調節上去,就容易出現低血壓。而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冠心病、腦血管病,還可以因為低血壓引起嚴重的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甚至引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嚴重后果。

  低血壓造成的腦供血不足,還容易導致跌倒。跌倒是老年人意外傷害中排第一位的損傷,還會因此引發骨折、臥床、深靜脈血栓等一系列問題。所以,高血壓患者的缺血性心腦血管事件不僅與高血壓相關,像暈厥、卒中、心絞痛發作以及跌倒、骨折等意外傷害還可能與低血壓狀態相關。因此,對老年患者,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降低血壓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平穩降壓,并注意防范低血壓。

  怎樣預防餐后低血壓呢?

  1.調整降壓藥服藥時間及監測血壓。對于有餐后低血壓的患者,應該調整降壓藥物和服藥時間,避免藥物作用的高峰時段重疊在餐后低血壓發生的時段,一般高血壓患者都是在早上起床后就服用降壓藥物,餐后低血壓患者則應避免餐前服用降壓藥物,而在2餐之間服用。此外,還要注意監測血壓。不要一出現頭暈就認為是血壓高了,盲目增加降壓藥,要知道還有可能是餐后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等情況。

  2.調整飲食。研究發現,在飽餐、高碳水化合物(米面等主食)和過熱飲食后更容易發生餐后低血壓。建議少吃碳水化合物,適量增加蛋白質等其他營養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在胃內的排空最快,更容易導致餐后血壓的迅速下降,我們很多老年朋友,早餐往往以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喝粥為主,這也是引起早餐后低血壓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少量多餐也可以減輕餐后低血壓及其癥狀,自主神經功能不全者若按同樣熱卡攝入,分6餐攝入餐后低血壓發生率少且癥狀輕。餐前飲水或喝湯350~480ml可以減少自主神經功能不全者餐后收縮壓下降達20mmHg。還應注意飲食溫度不要過高,避免進食時飲酒。

  3. 餐后取坐、臥位。由于餐后低血壓與直立性低血壓常合并存在,有相互加重作用,餐后一小時盡可能減少活動,或餐后盡量少改變體位,如發生餐后低血壓,應平臥0.5-2小時,以保證大腦和心臟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待癥狀消失或者血壓恢復常態以后慢慢坐起,無頭暈眼花等癥狀后方可起身站立行走,避免因不慎摔倒導致骨折或者其他外傷。無餐后低血壓時應適量散步增加心率及心排血量,有助于減少餐后低血壓的發生。

  中醫“補腎健脾 益氣升陽”防治餐后低血壓

  老年餐后低血壓患者多見衰弱老人及多病共存的老人,主要表現為頭暈眼花,動則加劇,餐后明顯,神疲乏力,健忘心悸,耳鳴耳聾,腰酸腿軟,食欲不振,大便不暢,心悸失眠,少氣懶言。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脾胃虛弱,清陽不升。

  治療以益氣聰明湯加減治療:黃芪30g,黨參30g,葛根15g,蔓荊子10g,白芍15g,山藥20g,蟬蛻12g,石菖蒲12g,川芎12g,莪術10g,炒黃柏10g,甘草6g。

  益氣聰明湯是金元時期《東垣試效方》的著名方劑!独顤|垣醫學全書》:“益氣聰明湯,治飲食不節,勞役形體,脾胃不足,得內障耳鳴,或多年目昏暗,視物不能,此藥能令目廣大,久服無內外障、耳鳴耳聾之患,又令精神過倍,元氣自益,身輕體健,耳目聰明”。本方是在益氣聰明湯基礎上加減而成。處方中黨參、黃芪甘溫以補脾胃,黃芪補脾益氣還能以升發清陽之氣;甘草甘緩以和脾胃;葛根、蔓荊輕揚升發,能入陽明,鼓午胃氣,上行頭目。中氣既足,清陽上升,則九竅通利,血壓得以上升矣;白芍斂陰和血,山藥補益脾腎,黃柏補腎生水。蓋目為肝竅,耳為腎竅,用之可平肝滋腎也。蟬衣性輕靈,既善疏風散邪,又可鎮靜安神,為耳鳴常用藥;石菖蒲化濕去濁開竅;莪術、川芎活血行氣,化瘀開竅。所有的藥物配合在一起,共同起到了滋陰補腎,健脾益氣,升清開竅的功效。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徐鳳芹

編輯:安垚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