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與二十四節氣民俗

春節飲屠蘇酒。《廣韻》云:‘屠蘇酒,元旦飲之,可除瘟氣。”

端午節飲菖蒲酒。《本草綱目》載有服食法:“取菖蒲一寸九節者,陰干百日,為末。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耳目聰明,益智不忘。”并說:“端午以酒服,尤妙。”

中秋節飲桂花酒。《帝京歲時記勝》記載,八月中秋,“時品”飲“桂花酒”。桂花陳酒有化痰散瘀之功,可治肝胃氣痛,經閉腹痛等癥。

重陽節飲菊花酒以避瘟疫。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始于漢朝。唐代詩人郭元振在《秋歌》詩中因之還有“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之句。《千金方》載:“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

二、酒與中醫的淵源

《漢書食貨志》記載:“酒為百藥之長,飲必適量”。

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通血脈,厚腸道,潤皮膚,散濕氣,消愛息怒,宣言暢意”。

如《太平圣惠方》認為“夫酒者,谷蘗之精,和養神氣,性惟剽悍,功甚變通,能宣利胃腸,善導引藥勢”

唐代“藥王”孫思邈論酒:“少飲,和血益氣,壯身御寒,避邪延穢”和“作酒服,佳于丸散,善而易服,流行迅速”。

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適量飲酒可消冷積寒氣,燥濕痰,開郁結,止水泄,治霍亂瘧疾噎膈,心腹冷痛,殺蟲辟瘴,利小便,堅大便”。

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個方面:酒以治病,酒以養生、酒以成禮。由此可見養生酒數千年來在中國人心目中的歷史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了。

酒的功效

酒性溫,味辛而苦甘,有溫通血脈,宣散藥力,溫暖腸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消除疲勞等作用。醫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于臟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酒是一種最好的溶媒,許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難以將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藥物,大多可借助于酒的這一特性而提取出來,并能充分發揮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藥效。

醫圣與酒

《傷寒雜病論》里,記載用酒的方劑更多了,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篇》載:“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炙甘草湯方是用清酒及水同煎的,清酒即米酒之陳香者,取酒以宣通百脈,流通氣血,使經絡暢利并引諸藥更好地發揮作用,氣血和,經隧通,則陰陽得平,脈復而心悸自安。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載:“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此方加清酒同煎者,以其助諸藥活血而散久寒也。

又如《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并治》說:“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括蔞薤自白酒湯主之。”“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以上二方,均以白酒為藥,方中所稱之白酒,據《千金方》《外臺秘要》謂:“白酒即米酒之初熟者”,米酒即今之醪糟。

《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載:“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后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膠艾湯方用清酒以行藥勢,與全方合用。

仙方活命飲“水酒各半煎服”;而針對活血化疲、托毒排膿、溫經通絡、芳香開竅之類方如活絡丹、橘核丸、七厘散、牽正散、蘇合香丸則以熱酒調服。

中醫認為:酒,內服,一般都適宜于陰證、寒證、瘀血阻滯等證(藥物炮制例外)。而對高熱病人出血證、陰虛肝陽上亢證、消渴、癲證、狂證、藥物中毒、嬰幼兒、以及不服酒(對酒有過敏反應的人)的患者,應當忌用。所以少飲有益,過飲有害。

近代用酒制的藥品,名目繁多,不可勝數,如用于補益強壯的,有十全大補酒,首烏酒,杞子酒,多鞭酒等等,用于通治風濕骨痛的,如虎骨木瓜酒、史國公酒、馮了性藥酒等等,還有臨床上作健胃的如龍膽草制成的苦味酊,用于止吐的如姜酊等,用于治痢的如楊梅酒等。

靠著“神農嘗百草”的精神,總結出酒的5大功效

第一大功效:酒行藥勢

乙醇(即酒精)作為非極性、毒性非常小的物質,能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乙醇是一種很好的有機溶劑,古人用酒浸泡藥材,以制成藥酒。現代醫學中提取中藥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就是乙醇萃取法。

第二大功效:酒通血脈

這一點不僅中醫認可,西醫也是贊同的。如今專業的心血管科醫生也會建議患者適量喝一些酒,以改善心臟供血。現代研究發現,少量飲酒可以提高人體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含量,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含量。

由此,研究者得出:少量飲酒能降低因脂肪沉積引起血管硬化、阻塞的機會這一結論,這也為酒能治療心臟病提供了一個佐證。在東漢時期,醫圣張仲景就用酒來治療心臟病,其著名的“瓜蔞薤白白酒湯”流傳至今,仍被醫家認為是治療心胸疼痛、血脈不通的經典藥方。

第三大功效:酒散濕氣

酒性熱,藏醫認為“濕為陰邪,非溫不化”,因而酒有“散濕氣”的功效。很多藥酒都有抗風濕的作用,對于風濕痹痛、關節炎、肌肉勞損等都有一定的效果。對于陽虛或是風濕關節疼痛的患者,適當喝一些藥酒,確實能起到強身健體、祛風通絡的作用。

第四大功效:祛風下氣

酒對消化系統有很好的作用。人們進食肉類比較多時,常會搭配一些開胃酒,因為酒能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有助于人體消化吸收。酒有鼓動陽氣的作用,它可以改善六腑氣機,消除積滯。

第五大功效:舒肝理氣

古今中外,郁悶、情緒不佳的人,都喜歡叫上一幫朋友喝酒,而不是喝茶或喝果汁。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酒入肝經,它有舒暢肝氣的作用。因此,對于肝氣郁結、郁郁寡歡的人來說,喝點酒不僅可以令肝氣調達、心情舒暢,還能幫他們強心提神,消除疲勞。

白酒雖說是一種健康的營養食品,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掌握分寸,控制酒量,保證飲酒適度,發揮白酒對身體健康的有益作用。對于有慢性肝病、肝硬化等患者需嚴格禁忌飲酒。

(陳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主任醫師,授權本網發布)

編輯:秦立玲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