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北京醫院院長時,他勇于創新,確保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在醫院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武漢醫療告急時,他不畏艱險,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最前線;武漢歸來,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他盡心履職,為筑牢國家公衛防線獻計獻策……卸任院長,作為老年醫學專家,他繼續深耕,堅持出診,并在科學應對老齡化等社會諸多領域發揮積極作用。他就是北京醫院原院長、我國著名老年醫學專家王建業,2020年11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戰疫:老黨員就該沖鋒在前

  4月的北京春光明媚、櫻花綻放。王建業清晰地記得,他就是在這樣的春光和花香中帶隊從武漢返京的。那是怎樣的一場阻擊戰啊,他仿佛一閉眼就能看到最初的畫面。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8點,時任北京醫院院長的王建業接到上級通知,立即抽調醫務人員組建援鄂國家醫療隊。疫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僅3小時,就有640多名醫務工作者踴躍報名。“根據前線需要,我們以呼吸、危重癥、急救醫學為主,選派精銳力量組成第一批隊員,第二天就抵達武漢。”王建業回憶,當時,從防護設備、藥品到生活用品、方便食品,能想到的都給醫療隊帶上了。“雖然我們醫院的防護設備也很緊張,但先保障武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嚴峻,王建業判斷,需要更多的力量奔赴“戰場”。“我的行李箱一直都是打包好的,只要組織需要,隨時都可以出發。”他說。因此,在2月7日收到派出第二批人員的通知時,他枕戈待旦式的準備大大提高了效率。選派人員、出發前的動員會、隊員的生活日用物品準備,事無巨細,王建業都第一時間做好安排,并決定自己帶隊出征。緊張備戰的時間里,他沒有與90多歲的老父親說太多。父親當時身體狀況不太好,是他心頭的一大牽掛。但作為一名老黨員,危難來臨時沖在最前、干在最前,早已成為他的本能。

  抵達武漢后,醫療隊迅速成立了臨時黨總支,將全部79名戰地黨員編入3個臨時黨支部,王建業擔任臨時黨總支書記。他提出:要關注隊員們的工作、生活、身體和心理健康,還有家庭。

  在排班安排上,他堅持做到老中青相結合、專業技能互補,并要求每一個班次都有共產黨員。在生活上,他積極協調解決飲食問題,確保隊員的營養攝入。此外,每天凌晨1:40、早上7:40、下午13:40、晚上19:40,他都會在駐地酒店門口迎送隊員,反復叮囑大家注意身體。“每次看到院長站在那里,就感覺到一種安心。”該院外科ICU副主任常志剛說。

  因為給了隊員最大的支持,所有隊員都可以心無旁騖地工作,將自己最佳的狀態展現出來。同時,王建業精準決策,及時組建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和每日聯合會診機制,做到一患一策,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很多重癥、危重癥患者被從死亡線上拉回,一批批病人痊愈出院。北京醫院醫療隊接管的重癥病區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0人,康復率在9成以上。

  王建業這名年過六旬的老將,不但不辱使命地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也履行了“把隊員一個都不少帶回來”的諾言。

  履職:抓住危機中的新機遇

  在武漢奮戰了71個日夜,圓滿完成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救治任務的王建業,又開始了新的忙碌。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戰“疫”歸來的他要把對國家公共衛生安全和人民健康保障有益的諸多思考和建議進行梳理總結,帶上全國“兩會”。身為院長,面對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的醫院管理,他要積極出招。

  “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強化基層衛生防疫。”2020年的全國“兩會”上,王建業提出,公共衛生醫學應急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比治更重要。

  王建業說:“疫情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防疫人才十分短缺,這是當務之急。”他建議,加強疾控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待遇水平,建立激勵機制。

  支援武漢期間,艱難籌措應急物資的經歷還讓王建業深感物資保障的重要。因此,提高醫療衛生等各類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儲備機制與配置體系迫在眉睫。上述重要建議,如今已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采納、落實。

  在思考國家層面應對之策的同時,王建業也在考慮著自己所在的醫院該怎樣做到疫情防控和常規診療兩不誤。

  “如果防控嚴格,醫院的接診工作量就小,滿足不了病人的需求。如果復工復產的速度過快,就會給防控篩查帶來漏洞。所以,如何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考驗著醫療衛生從業者的智慧。”對此,王建業帶領大家想出了幾項措施。

  “首先,我們提出來‘用時間換空間’,通過延長就診時間、錯峰出診,在接診量不減少的同時減少人員聚集。”王建業介紹,充分運用互聯網醫療,也是一個好辦法。疫情期間,北京醫院通過網絡提供查詢或咨詢服務,降低了到院就診人數。除此之外,醫院還進一步加強了自助收費系統建設,避免了收費窗口人員過于集中。

  王建業更愿意從危機中尋找新機遇,及時對醫院管理作出調整,加速改革,如大力推廣互聯網醫療、自助繳費掛號,進一步提高患者預約的精準度等。“我們現在希望能夠將精準預約控制在10分鐘,最長不超過15分鐘。”王建業解釋,通過相對精準的預約,可以大大減少病人等候時間和聚集風險。

  不懈:為健康老齡化做點事

  2020年9月,王建業卸任北京醫院院長職務。但作為我國著名老年醫學專家、媒體眼中的“國家老年醫學代言人”,他的日程仍然排得滿滿的。推動國家老年醫學事業發展,為國家科學應對老齡化社會,讓國人能健康老去,他依然在努力工作著。

  “目前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但健康壽命只有68.7歲。這意味著有8.6年的時間有些人是帶病生存的。如何能夠讓這些老年人活得長、活得好,對我們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王建業說。目前,受科技部委托,他正在牽頭組織專家制定“十四五”期間關于老年健康的重大科研項目,其中的重點是“如何推進中國的健康老齡化”。同時,作為老年健康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他還在牽頭制定老年人的健康標準。

  多年來,北京醫院以優質的醫療水平與服務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以治療老年病為主的綜合醫院。作為該院的老年病專家,王建業至今還在堅持出診和研究生教學,并為學科的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百忙之中,很少人知道,王建業每年都會抽時間做志愿公益服務,義診、到社區進行健康宣教等從不中斷。“從根子上講,我就是一名普通醫生。有點技術,就要為老百姓做點服務,解決些具體問題。”王建業說,這是他從醫的初心。

  (作者系《健康報》記者)

  (稿件來源:《旗幟》雜志2021年第5期)

編輯:宋雪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