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近年來,不少地方把“培養新農民、推廣新技術,推進農村創業創新”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您看,這個“新”字,就代表著領先,代表著引領。
這些年圍繞“三農”的創業創新已經有了很多先例,市場空白越來越稀缺,這個時候,創新就顯得更為重要。現在有人開始琢磨農民的業余生活了,還有的打起了農產品廢料的主意。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解析:
徐春暉:現在回農村創業的人越來越多,這也說明目前農村的形勢很好,尤其是創業環境好。但是,想在農村有所作為,必須要有和別人不一般的經營思路。因為創新是創業的靈魂,農村創業也更應當創新。也就是說,返鄉創業,項目上要有創新,要多元化發展。
我的朋友小姜,前幾年回鄉創業,開起了一家集體采摘園。其實,現在各地的采摘園很多,同質化嚴重,簡單地采摘已經難以吸引作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人。但集體采摘園就不一樣了,可經營的項目有很多,從櫻桃采摘開始,到草莓采摘、桑葚采摘、藍莓采摘、無花果采摘、葡萄采摘一直到有機蔬菜采摘等等,各種各樣可采摘的農產品基本覆蓋了全年。再加上自助燒烤、定期組織創新性的活動、享有免費體驗新項目活動等等福利,能吸引一批愛好者持續參與。所以,不管是發展旅游還是發展企業,創新始終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就算種植養殖,也盡可能做到“人無我有”,而非“人有我優”,盡量避免同質化的競爭。
農村是個財富大天地,目前仍有很多項目是空白,只要善于調研就一定能發現新的市場商機。眼下,“鄉村活動組織”就被不少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所看好,也完全可以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創業機會。一是依托當地資源進行農事體驗活動設計,開展運動休閑活動創意,在帶領大家玩的同時還能體驗活動的樂趣,增進大家的感情;二是通過一些活動在網上進行直播,展示當地一些人文特色以及各種當地有特色的農產品。通過銷售產品,帶動當地的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走出一條不尋常的致富之路。
其實,當下農村創業的新門道還有很多,比如農產品電商創業、生態養殖、農作物剩余特色飼養業、經營特色養殖及家庭農場旅游業、設計和制作地方特色的手工制作品等等。而關于農作物剩余特色飼養業,就是根據當地現狀,發展有特色的養殖項目,并將當地剩余的農作物變廢為寶。我想,這樣既減少了成本,又能達到綠色環保的要求,也會帶來很不錯的經濟效益。
農村是創業創新的廣闊天地,空間廣,潛力大,前景廣闊。前段時間看了一組新聞,說在江蘇南通,村民們學著去互聯網這個大市場中發掘機遇,有一個村開網店的就有300余家;在貴州遵義,年過半百的農民返鄉創辦藤編廠,解決了250多人的就業問題;而在廣西柳州,在外務工20多年的村民返鄉開辦山果合作社,讓一個百年老村從空心化變得更加生機盎然……
當然,農村創業,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此外,農村創業一定要結合一些實際情況,找到一些適合當地發展的項目,只要堅持和創新,廣闊農村創業的天地一定會大有可為,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