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電商扶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今年雙十一期間,農村淘寶總訂單量接近2000萬筆,成交額接近32億元。可以看出,農村電商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
您有沒有想過,做電商并不意味著必須開網店。不開網店,還有哪些方式從電商中分一杯羹呢?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魏延安認為:
魏延安:當下越來越多人看好農村電商的前景,紛紛參與進來。很多人都開了網店或微店。但如果從零起步,想迅速打開局面越來越難,平臺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品價格戰越來越厲害。因此大家都困惑:到底該怎么搞電商?
我的個人觀點:電商是很全面的東西,只要參與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算搞電商。首先交易環節,有很多工種是需要人的,比如電商需要店鋪裝修、美妝攝影、數據分析、后臺管理等。
另外,電商配套產業也有大量機會。比如物流環節:快遞每天需要很多打包和分揀人員。有些留守婦女自己沒開店,做打包工,一個月也有幾千塊錢。另外,開車的、生產紙箱、打包袋的、彩印的,都是配套產業中的機會。
另外電商還需要配套設施,所以出現了電商產業園區,園區里提供培訓的,提供辦公位的,搞咖啡沙龍的,做生活配套的。說通俗一點,在電商園區開個飯館,也是參與電商的一種體現。
電商產業源頭方面能做的文章就更多了。電商是實體經濟在線上的延伸,電商銷售的東西都是實體經濟生產出來的。比如京東“跑步雞”計劃,京東自己不養雞,最終還是把雞苗交給農民養。這些養雞的農民也算是參與到了電商里。
現在電商扶貧鼓勵合作,大型電商和地區電商、服務商互相需要。這里面有幾十個生產供應鏈條,只要盯住其中一個,就能做得很好。創業就業、脫貧致富都不是大問題。要放寬視野,仔細觀察,和自己的實際結合,找到就業創業方向。
[責任編輯:王肖軍 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