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員工把水果罐頭包裝成箱。
閱讀提示:曾幾何時,色澤鮮亮、清甜可口的水果罐頭是我們兒時共同的回憶。然而,近幾年來,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罐頭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罐頭產業也逐漸走低。作為消化過剩果蔬、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渠道,罐頭加工產業將從何處尋求出路?本期記者走訪水果種植加工傳統優勢基地安徽碭山,深度探討關于“罐頭”的那些事。
李艷龍本報記者楊丹丹文/圖
素有“世界梨都、水果之鄉”美譽的安徽省碭山縣現有連片果園70多萬畝,年產各類水果17億公斤。通過因地制宜發展果蔬加工產業,碭山縣的水果罐頭遠銷海內外,現已成為全國“水果加工第一大縣”。
然而,產業規劃不完善、產業基礎較薄弱、創新不足等因素一直以來制約著當地罐頭企業發展,水果加工大縣還難以成為水果加工強縣。如何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產業的新跨越,碭山縣政府和企業都在進行積極探索。
核心技術匱乏企業競爭勢單力薄
“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各類水果罐頭7萬多噸,其中黃桃罐頭產銷量全國第一。成為安徽省果蔬罐頭加工行業的領頭羊。”公司負責人張妙德告訴記者,以生產果蔬罐頭、飲料、軟包裝罐頭等為主的安徽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中國罐頭十強企業,擁有8條先進的果蔬罐頭生產線,年產“科技”牌黃桃、梨、桔子、什錦等果蔬罐頭及果汁飲料出口日本、美國、加拿大及歐盟等國家和地區,2016年銷售收入7.5億元,自營出口創匯2100萬美元。然而,公司負責人張妙德卻表示,公司十分缺乏真正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
雖然已經擁有自主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先后獲得30余項國家專利,但要實現水果罐頭產品的轉型升級,這些還遠遠不夠。“核心技術引進難,技術研發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單憑企業的力量顯得勢單力薄。”張妙德說。
除此之外,人才的匱乏也成為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的制約因素。“雖然碭山縣水果種植勞動力充足,但適應水果加工生產,具有一定知識技能的產業工人比較缺乏,與水果加工產業不斷擴大的規模不相適應”張妙德說,目前公司的主要問題就是招工難,用工缺口比較大。他希望政府部門給予相應的人才獎勵,幫助企業引進高技術人才,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出口內銷并舉關鍵在于同標同質
“安徽熙可食品公司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產出口和內銷水果罐頭產品。消費者不出國門就能買到與國際市場上一樣的黃桃罐頭,吃得更放心了!”安徽熙可食品公司負責人陽國秀說。
位于碭山縣關帝廟鎮的熙可食品公司,主要生產加工糖水黃桃、洋梨、桔子等酸性水果和蔬菜罐頭等產品。因出口的水果罐頭要求標準高,所以質量最好的罐頭產品首先用于出口。2016年5月,安徽省出口備案企業“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在碭山縣率先啟動,熙可食品公司因按照美國、歐洲、日本產品標準生產罐頭產品,成為安徽省首家入駐“同線同標同質”服務平臺的出口備案企業。
通過實施“同線同標同質”,熙可食品公司加速對接先進標準,由主要外銷轉向內外貿并舉,實現內銷轉型和提質增效,讓符合國際標準的優質食品更多地流向國內市場,切實滿足民生消費需求,成為推進食品供給側改革、實施食品質量提升行動的重要途徑。
聚集產業優勢政策扶持產業再啟程
碭山縣很早就將水果加工列為“首位支柱產業”。近年來,當地加大項目招商力度,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的優勢企業,初步形成集聚集群發展態勢。
截至目前,該縣水果加工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9戶,累計完成工業產值97億元,水果年加工能力達120萬噸,年生產水果罐頭50萬噸,位居全國前列。
“水果加工產業難以升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完善的產業發展規劃,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缺乏系統性,政策含金量不高。”碭山縣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朱福高說。因此,碭山縣一些水果加工企業負責人希望政府能增加優惠政策,特別是急切盼望政府加大資金扶持。
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每年安排水果加工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重大項目、科技研發、產品技術改造升級、品牌建設、標準化廠房基礎設施建設及信息化平臺建設;二是加大金融信貸支持,金融機構對符合首位產業發展方向、信用記錄良好的水果加工企業,優先解決項目建設和收購農產品所需融資需求,縣金融擔保公司要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擔保力度,簡化流程、創新服務,降低企業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