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經營權"流"出活力:活權 活地 活"三農"
2016-08-03 16:09:00 來源:人民日報
李春風是上海松江區腰涇村村民。幾年前,他從外企辭職,回村流轉了200多畝土地,還發展起生豬養殖,成立了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在腰涇村,17戶這樣的家庭農場,管理著全村1915畝地。說起今日的生活,李春風由衷感嘆,“現在種地比打工賺錢多了。”
李春風的成功源自于土地經營權的放活。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正在穩步推進中,土地承包確權頒證,為“長久不變”打下基礎;承包地“三權分置”,擴大了土地的權能;允許承包經營權抵押,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本”。作為新的制度安排中的新亮點,放活土地經營權,為我國“三農”事業新發展增添新動力,帶來新活力。
土地變“活”,進一步釋放農村生產力
家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大定橋村的何曉英,如今成了村里的創業明星。可當初回鄉時,她也曾遭遇兩難。
“作為農民,咱最擅長的還是種地。”當地產的草莓汁多肉嫩,在成都等周邊大城市很有市場,何曉英發動村里能人,流轉了上百畝土地,成立了草莓合作社。“土地‘活’了,家門口就有好的創業機會,會有越來越多的村民愿意返鄉發展。”何曉英說。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建立分包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承包經營權從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分離,實現“一權變兩權”,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一次分離。這次改革充分調動了農民勞動積極性和生產經營自主性,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但是,農地資源優化配置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隨著大量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社會結構深刻變動,農業規模化經營要求土地流轉,改變“人均一畝三分地”的土地細碎化現象。可很多農民擔心承包經營權流轉出去,就要不回來了,寧撂荒不流轉。經營權從土地承包經營權二次分離,讓土地變“活”,是對農村經營主體變化、農地流轉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適應性調整,有利于農村生產力解放。
基層不斷探索。上世紀90年代以來,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探索已在各地展開。重慶、江西、浙江、安徽、四川等地通過出臺文件,鼓勵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頂層設計發力。從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屆五中全會,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制度框架不斷明晰。
截至2015年底,全國2.3億戶承包土地農戶中約有6600萬戶或多或少流轉了土地,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4.43億畝,占比達33.3%。農業專家認為,推動土地流轉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經營提供廣闊空間,同時還可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
活權先要確權。
在黑龍江省方正縣,隨著土地經營權確權工作不斷推進,農民的土地有了新的“身份證”。八名村村民陳先發說,過去在外打工,總覺得把地流轉出去不踏實。如今,一證在手,心里有底。他以自家12畝土地入股合作社,合同簽到了2027年。
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2434個縣、2.6萬個鄉鎮、43.8萬個村開展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真正讓農民吃上放心投入、放心流轉的“定心丸”。
活權要規范流轉。
目前,各地正加緊構建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土地經營權市場交易體系。村有服務站點、鄉鎮有流轉中心、縣市有交易市場的流轉服務體系初步形成,縣(市)級以上土地流轉交易市場達到1324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達到17268個。
編輯:孔明
關鍵詞:三農;土地流轉;保護嚴格;農地流轉;農村生產力
農民日報社與洛陽市委農工委續簽戰略合作協議,7月28日,農民日報社與中共洛陽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在河南省洛陽市續簽戰略合作協議。據了解,2013年,農民日報與洛陽市委農工委首次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洛陽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史秉銳等出席簽約儀式。
2016-07-29 15:50:00
新編的《無公害肉鵝飼養管理技術》包含肉鵝無公害飼養技術操作規程、肉鵝養殖常見病的防疫及治療、牧草種植技術等內容,《突尼斯軟籽石榴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尤力克檸檬栽培技術》主要介紹突尼斯軟籽石榴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尤力克檸檬栽培技術、化肥減量增效的技術路徑。”據富民縣科協介紹,自2011年以來,富民已經自編了不同產業類型的7本地方特色教材,并印制了4.4萬冊免費提供給農戶使用。
2016-07-22 00:00:16
7月12日,郵儲銀行貴州省遵義市分行(以下簡稱市分行)與遵義市科學技術協會簽訂助推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及會員發展合作協議。協議約定,自2016年起,市分行將在未來五年內,向“三農”領域投放貸款不低于5億元,全面提升遵義現代農業和山地農業發展水平。
2016-07-13 13:01:27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