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9日消息(記者劉璐 寶音 郭臨源)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眼下,內蒙古河套灌區春小麥正式開播,拉開了春播工作的序幕,全區春耕也從巴彥淖爾市開始,由西向東陸續展開。改良品種、提高品質、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成為今年春耕生產的主線。
據了解,2019年,巴彥淖爾市采取加大補貼力度、發展訂單小麥、套種等多種措施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糧食面積要穩定在5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要在60億斤以上。另外,各地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培育高效特色農業,頻頻打出組合拳,特色農業發展風生水起。
這兩天,內蒙古兆豐河套面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到各鄉鎮與小麥種植戶簽訂2019年小麥種植訂單,并按照“天賦河套”品牌要求,介紹小麥種植要求、收購價格等。臨河區狼山鎮幸福村種植戶張志華就是其中簽訂訂單的一位。
張志華:我們簽訂的合同是按“天賦河套”標準要求的。
公司與農民簽訂種植綠色、有機、富硒小麥,以4—6元/公斤的保護價收購。臨河區新華鎮隆盛村八社種植戶馬剛算了一筆賬,平均每畝可以多增收1000元以上。
馬剛:每畝地凈產量840斤左右,平均效益是可觀的,我今年追加了500畝訂單。合同就是依照“天賦河套”的要求種植,保證質量。
今年,巴彥淖爾市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等優質農產品生產,通過種植業結構調整指導、政策補貼等多項舉措,增加優質小麥種植面積,特別是擴大綠色、有機小麥和富硒、富鋅等特色小麥生產規模,實行標準化生產、訂單種植,新增優質小麥面積20萬畝以上,河套灌區小麥種植面積要達到110萬畝以上。
巴彥淖爾市農機推廣中心糧食科科長馬軍成:今年市里拿出一部分資金進行補貼,連片500畝以上補貼150元,加上麥后復種再補貼100元,這樣一畝地的補貼就能達到250元,將大大提高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2019年我們的糧食面積要穩定在5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達到60億斤以上。
隨著“天賦河套”品牌的打響,巴彥淖爾市積極培育高效特色農業,在五原縣勝豐鎮新紅村,晏安和橋香蜜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趙毛有種了十幾年的燈籠紅香瓜,今年他承包了三座溫室大棚種植燈籠紅,預計五月初可以上市。趙毛有告訴記者,今年的香瓜長勢良好,預計每棚收入至少30000元。
趙毛有:我種瓜十多年了,一直就種小瓜子、燈籠紅。現在用的有機肥和水溶肥,省工又省錢,而且瓜的品質也變好了。我想搭上“天賦河套”這個品牌賣個好價錢。
晏安和橋香蜜瓜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成員69戶,溫室大棚140棟,全部種植燈籠紅香瓜。隨著“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合作社計劃申請加入這一品牌,讓燈籠紅香瓜進一步提高美譽度、知名度,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最終實現農民增收。
合作社負責人張建軍:以前申請無公害農產品有個追溯體系,從網上可以直接查每個農戶的種植情況,包括整枝、施肥,都可以查到。我們經過這幾年的種植,現在準備申請“天賦河套”公用品牌,希望這樣能讓合作社的香瓜收入更高、走的更遠。
巴彥淖爾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進展步伐,引導村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環境好、農民致富快的新路徑,助跑農村經濟實現快速發展。陜壩鎮的“康爾徠”是全區著名商標瓜果,蔬菜因主打綠色無公害而暢銷區內外。這幾天,康爾徠的青椒、番茄等秧苗的育苗工作已經接近尾聲,走進溫室大棚里,前段時間培育的香瓜苗已經呈現出一片綠意,水靈靈的秧苗挨挨擠擠。杭錦后旗陜壩鎮中南渠村九組村民王宏和工人們正在為秧苗除草,他告訴記者,這批秧苗是第一批培育的,本月20日左右就可以上市。
王宏:我種的15個棚,青椒、番茄、香瓜苗等,加起來毛收入應該是50萬,純收入應該在25萬左右。我們當地農戶通過育苗,家家戶戶沾了光、發了財。
從一筆筆的收入帳來看,育苗產業實實在在富了農民,成為了農民增收的又一支柱產業。據了解,康爾徠園區今年共種植了80萬盤各類秧苗,到5月底全部出苗,直接利潤可達800萬元。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康爾徠園區農民不斷學習新經驗、試驗新品種、推廣新技術,不斷將育苗產業做優做大做強。
王宏:最近市委政府提出“天賦河套”這個公用品牌,康爾徠也應該積極響應,借助“天賦河套”這個品牌,把康爾徠的育苗產業搞的更好,讓它服務更多地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