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5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王妍)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甘肅省武威市地處全國生態格局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和北方防沙帶的中心地帶,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態環境脆弱,是全國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近幾年,甘肅武威因地制宜,治沙、用沙雙管齊下,沙漠生態治理和沙產業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南緣的甘肅省武威市,近年來,通過科學治理,當地綠洲植被得到有效恢復,地下水位逐年上升。
作為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沙塵暴中心和策源地之一,武威市民勤縣被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C”形包圍,因此有“中國沙鄉”之稱。和沙漠較勁了25年的民勤縣連古城沙生植物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陶海璇告訴記者,近年來,民勤人民打了一場漂亮的沙漠“阻擊戰”,過去“沙魔”肆虐給百姓造成的傷痛正在逐步好轉。
陶海璇:治理以前,一刮風都是沙塵,沙過去把苗子都打死了,把地膜都刮跑了。直接影響生產,影響老百姓的生存環境,以前刮大風的時候,家里刮進去的垃圾、沙塵用架子車才能清理出去,現在大風之后用土簸箕就可以清理出去了,治理效果老百姓感受非常深。
站在民勤西渠鎮字云村的村頭高地向遠望,曾經延綿不斷的土黃沙丘變為現在一眼望不到邊的綠梭梭。在村民馬中華看來,這片梭梭不單單是防沙固沙“好幫手”,更是帶動老百姓致富的“搖錢樹”。2010年起,老馬就帶著鄉親們在600畝梭梭林上嫁接肉蓯蓉,他說,經過幾年的摸索實踐,這兩年農民的收益比起以前,可以算得上天壤之別。
馬中華:那時候收入一年一千多,兩千吧,人均收入。發家致富沒有出路了,見了沙害怕,沙就是我們的敵人,F在沙給我們帶來效益,沙就是我們的朋友。最低要賣到30,最高賣到40一公斤,第一年剛剛出,收入一萬幾,第二年是6萬,基本上是年年翻番,第三年是12萬,今年估計過20萬。
除了“靠沙吃沙”發展種植業,民勤人還“靠水吃水”發展沙漠旅游。隨著石羊河流域治理工程的實施,當地已干涸52年的青土湖再度“復活”,重現的人工季節性水面超過25平方公里,形成旱區濕地106平方公里,呈現出一片蘆葦蔥郁、水鳥爭鳴的景象。緊鄰著青土湖的號順村也告別了曾因為缺水干旱瀕臨消失的困窘,再度煥發活力。號順村黨支部書記王興奎介紹說,自從有了這片沙漠綠洲,村民們也找到了致富的新方向,現在村里建立了青土湖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生態旅游增加農民收入。
王興奎:依托青土湖,重點發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把村民變成產業員工,一家兩人在這里上班,一年能拿到接近八萬元,再加上土地流轉的費用,惠農政策這一塊,達到基本上十萬元左右,可以達到小康水平。
民勤縣縣委副書記蔡程程告訴記者,在青土湖周邊的五個鄉鎮,擁有整個民勤縣百分之八十的貧困人口。長期以來,在惡劣自然條件下,如何脫貧致富是橫亙在廣大干部群眾面前的一道難題。通過科學治沙、發展產業,民勤率先找到了破題的答案。
蔡程程:民勤原來的問題是一方水土不能養一方人,這兩年經過治理的沙漠,經過綠化,種一些沙生植物,發展沙產業,做一些沙生中藥材,梭梭下面嫁接肉蓯蓉,嫁接鎖陽,大概一畝地效益在兩千到三千塊錢,F在民勤的人口23萬,前年已經整體脫貧了,而且農民收入已經過萬了。
據記者了解,民勤治沙只是武威市乃至甘肅省科學規劃、“阻擊”沙漠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2014年,武威市啟動實施新的生態重大戰略工程,通過修建公路,將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一劈為二,計劃沿風沙線營造長562公里、寬1公里以上的綠色生態林帶。武威市林業局局長朱紅艷表示,依托這條綠飄帶,引導群眾用好“沙”、用活“沙”,把過去束縛人們發展的“沙”器變成群眾手中的致富“利器”將是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
朱紅艷:第五次荒漠化檢測之后,全市荒漠化減少了30萬,沙漠化減少了9萬,明顯沙化的土地減少了120萬,用沙,是下一步重點的工作,即利用還要保護,特色林果一共是168萬畝地,一方面有經濟效益,一方面固沙,老百姓覺得生活在沙漠邊是一種福氣,因為利用這個資源方便了,政府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讓環境變得好起來,讓老百姓收入變得好起來。
治沙沒有完成時,脫貧尚在進行中。甘肅省治沙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徐先英認為,只有依托沙產業科學規劃發展,讓老百姓掌握點“沙”成金本領,才能在科學治沙的同時幫助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
徐先英:利用沙漠,可以發展光能、太陽能。挖掘沙漠里的藥材,一些可種植可食用的東西,沙米、沙櫻桃、把黑枸杞做成像藍莓一樣的飲料,今后都是我們研究的方向,從種植業,養殖業,包括加工業,要形成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