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全面推進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近日在昆明召開的全省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25年,全省林草工作將聚焦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全局、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目標,科學統籌保護與發展,堅持“三綠”并舉、“四庫”聯動,緊盯“十四五”目標,重點抓好5個方面工作,推進全省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整體統籌,強化治理體系建設。鞏固拓展林長制效能,推進林長制制度化、法治化建設,探索建立州縣級林長制部門協作機制。健全完善法規制度,協調跟進濕地保護、動物保護、植物保護條例等立法工作,啟動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修訂工作,制定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省級自然公園管理辦法,適時修訂公益林管理辦法。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積極推進云南省“十五五”林草保護發展規劃,以及林地保護利用、天然林保護修復等系列規劃。深化保護體系建設,力爭香格里拉國家公園和西雙版納熱帶國家植物園年內掛牌,有序推進亞洲象、高黎貢山和哀牢山國家公園,以及昆明國家植物園創建。深入推進集體林改,加快制定林權收儲擔保管理、林權流轉管理、國有林場經營性收入分配激勵、林草碳普惠管理等配套政策。
精準施策,強化資源培育管護。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啟動省級國土綠化示范項目,創新抓實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完成營造林200萬畝以上。精準推進森林管護,完成林草濕荒普查,啟動“十五五”森林采伐限額編制。精準推進草原管護,加快完成基本草原劃定,實現落地上圖、精準管理。精準推進濕地管護,跟進大理市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工作,開展國家(國際)重要濕地申報認證,推進重要濕地保護修復和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修編。持續深化物種保護,構建野生動植物監測體系,實施重點物種動態監測,深化43種極度瀕危和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一種一策”保護。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爭取實施一批國家級林草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加快構建“產學研用”全面發展新局面。
把握關鍵,強化產業融合發展。強化工作統籌,組建院士領銜的林草產業專家委員會,因地制宜確定林草重點產業布局,繼續統籌科技推廣、造林補助、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等項目支持。要強化重點產業,緊盯全省林草產業發展大會部署的6大重點,集中精力大抓產業、抓大產業,全力優先發展林下經濟,深度開發木本油料產業,做專做精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壯大苗木產業,提檔升級木竹加工和林漿紙產業,全域全季發展森林康養和生態旅游產業。要強化發展質量,推動一二三產融合、保護與產業項目結合、林上林中林下利用復合。
穩扎穩打,強化災害防控治理。抓實森林草原防火,切實守牢防滅火安全底線,堅決防范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抓實有害生物防治,持續抓好監測防治,抓實全省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加快完成邊境地區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等項目建設。抓實行業安全生產,完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深化教育培訓演練。
協同聯動,強化綜合保障支撐。提升行政許可質效,持續優化制度機制和工作流程,高質高效辦理林草行政許可事項,做到應保盡保、能批全批、即審即批。提升科研推廣質效,實施林草科技服務集體林改六大行動和林草銀齡工程師行動,籌建3個以上林草科技推廣服務團,深入實施林草科技創新聯合專項,遴選發布10項主推實用技術。提升項目工作質效,強化項目全流程管理,研究建立項目儲備相關約束激勵機制。提升國際合作質效,高水平籌辦第二屆普洱亞太林業論壇,擴大規模、豐富形式,加強成果轉化,打造普洱論壇品牌。
2024年,全省林草工作成效顯著。林草資金總規模達146.04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森林草原防火取得1951年云南有記錄以來最好成績,得到國務院、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增發國債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統建設項目實現任務100%完工、資金100%支付的“雙百”目標;爭取年度林地定額達40.22萬畝,居全國第一;選聘生態護林員24.5萬名,居全國第一;林草宣傳融媒體指數和系數持續位居全國第一;林草產業總產值突破56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林草產業發展、有害生物防控、要素保障3個方面工作,受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通報表揚。(記者 王丹 胡曉蓉)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