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昔歸村,無人機運輸茶葉并成功返航(央廣網發 楊美前 攝)

央廣網臨滄3月11日消息(記者 魏文青) 正值春茶采摘季,在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昔歸村,一條無人機搭建的“空中茶路”正高效運轉。剛采摘下來的茶葉,通過無人機吊運,僅需1分鐘即可送達山下制茶所,大幅縮短了運輸時間,確保茶葉鮮度,提升品質。

昔歸茶因“鮮”而貴,但受限于山區道路條件,以往要依靠茶農人工背負運輸,耗時至少40分鐘,鮮葉在高溫、不通風環境下容易劣變,影響茶葉質量。針對這一難題,臨翔區探索應用無人機運輸,實現鮮葉“快運”,最大程度保留昔歸茶的原香。

“無人機運輸不僅高效,還能保持通風,讓茶葉品質更有保障,也大大減輕了茶農負擔。”臨翔區商務局電商中心主任、區電商協會執行會長、昔歸管委會副主任楊滔介紹,目前投入使用的無人機單次最大承重達85公斤,鮮葉完整率提升至99.2%,人工成本降低70%。此外,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可實現全程溯源。截至目前,已有10家茶農與相關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預計今年春茶季,無人機將成為昔歸茶山最忙碌的“運輸工人”。

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昔歸村,工作人員正在對無人機運輸茶葉進行試運行(央廣網發 楊美前 攝)

無人機不僅應用于茶葉運輸,在臨翔區農業生產的多個環節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近日,在螞蟻堆鄉邦谷村3500畝連片堅果林上空,兩架植保無人機按照預設軌跡來回穿梭,精準噴灑無公害農藥。

“以前請工人打藥,每人每天最多能噴灑4畝,如今無人機一天可作業100多畝,不僅節省時間,成本也大幅降低。”農戶楊天富表示,過去5天的農活,如今2小時就能完成,每畝僅需30元作業費,讓農業生產更加高效便捷。

科技賦能,讓農業生產駛入“快車道”。2024年,臨翔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48.9億元,高原特色農業持續壯大,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一幅生機勃勃的新時代田園畫卷正在臨翔大地徐徐展開。

編輯:趙貝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